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精致提升 精细保护 精美呈现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期待
发布时间:2021-09-15 13:40:3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汪长根

最近,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喜事、要事不断。比如,“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总体方案”暨11个专项工作方案印发实施,方案首次将姑苏区所辖范围分解为“古苏州、老苏州、新苏州”,并实施精细化分层施政管理。接着,《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2-2035)》公示稿发布,进一步明确,苏州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紧接着,苏州市有关部门和姑苏区人民政府又向全球征集《苏州古城整体保护更新发展总体策划国际方案》。这些重要举措的出台,对苏州古城风貌、颜值、功能、气质的优化和提升,必将带来新的期盼。

苏州的古城保护,走过了一个长期坚持而理性的创造性实践和创新性发展过程,成绩是显而易见的。自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后,1986年又首次对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性质批复定位,“全面保护古城风貌、重点建设现代化新区”的方针深入人心,随着多种法规、条例、政策的出台,苏州人对古城保护的“红线意识”、“底线意识”、“紫线意识”,总体比较清醒,力度不断加大,正因为如此,古城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风貌、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低平而富有韵律的天际轮廓线基本得到保持。与此同时,古城、古建筑、古典园林、文物古迹、名人故居、主要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及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分别得到了较好的抢救、修缮、保护和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城内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尤其是环古城风貌、背街小巷和水环境的改善等都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但是,伴随着苏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为古城保护更新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发展与保护也构成了一对新的矛盾,不同程度地也产生了一些“城市病”。当前,我们已处在新时代新阶段。苏州不仅是长三角世界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也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承载了更大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在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用心用情思考和践行苏州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思考和践行古城的保护和复兴,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让古城精致化提升、精细化保护、精彩性呈现。

精致化提升。就是要走出一条具有苏州自身特色的、与时俱进的古城保护之路。以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保护是社会结构变化最小,环境能耗最低的更新方式。保护应以保留既有历史建筑为主,坚持“留、改、拆”并举的方针,实施微更新的保护模式,为历史建筑创造延年益寿、拓展功能的适宜空间,从而激活市民、游客和各类人群对老苏州传统文化的美好视觉冲击和情结依恋。按照姑苏区将古城、老城、新城分类定位的构想,放大古城“硬核”对老城、新城的辐射力;强化老城对古城在城市服务功能方面的重要支撑力;增强新城对古城在产业提升方面的反哺造血功能,形成三个区域产业融合、融合互促、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这无疑将大力助推古城的精致化提升。这种提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功能提升。古城功能集中体现在它是文化硬核,应当把古城区策划成充分展示和体现江南古城风貌特征、典雅精致生活、文商旅业态深度融合的活态博物馆,依此定位,严守历史文化保护的红线,按“五A”景区的标准配置和供给各种资源要素,比如,交通组织及重大基础设施的完善,商贸中心、景区景点、历史文化街区、园林老宅之间的有机串联,等等,全方位、多层面凸显和丰富作为活态古城博物馆的功能。二是风貌提升。古城的风貌提升不是“整容”,而是按照原真性本色化的江南水乡都市要求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得益彰、错落有致的要求,全方位“美容、梳妆打扮”,从空中俯视、从陆上平视、从水上仰视,均能领略展现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别致的古城新景观。三是品质提升。如果说,风貌是外在的,那么品质则是由内而外的提升,体现城市和人的魅力,主包括城市设计、场景塑造、建筑营造、环境绿化、景观塑造,要防止“画蛇添足”或“随心所欲”,要凸显苏式元素和苏州品质,公共服务、内容安排、政府效率,充分体现城市与人的文明程度等等。

精细化管理。一要精准到位。笔者十分欣赏姑苏区把古城54个街坊按照“模块化”的办法,更新整治,分类指导,并细化为项目计划、运行计划、管理计划,统筹保护、修复改造提升、景观完善等多项工作,把丰富城市肌理,优化社会治理的目标落到实处。二要用心用情发力。既包括管理的精细,还包括治理的精细和服务的精细。应该看到,影响城市保护更新的痛点、难点、堵点还比较多,不仅涉及到上下、左右、彼此间责权利分工合作、协同和影响,还与各方面的利益息息相关,必须坚持改革和创新的理念、敢于责任担当的使命、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智慧和刚柔相济的工作方法,同心共济。三是工匠精神和绣花针功夫。精细管理贵在一个“细”字。街巷治理、场景设计、店面牌照、环境绿化、城市执法管理、处事处人的风格特征,等等。都体现在具体的细节上,反映管理者和市民的素质、效率和水平。精细管理,关键在人。

精彩呈现。最重要的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指示精神,在古城保护上也得以贯彻,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指示,不断提升古城保护的更新发展水平。我们所期待的古城,应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区,是世界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保护利用的典范城市,既是最江南、最苏州、最具典雅时尚古韵今风的人居天堂和创业乐土,又是令人向往的、完整展示和体验江南古城建筑风貌、水乡特色、文化历史传统,“苏州制造”经典的名城都市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