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王可)4月29日,嘀嗒出行召开“第三届全员年度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暨2021年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会”。本届大会主题为“筑牢信息安全网、夯实安全系统防护力”,不仅对嘀嗒出行2020年安全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还颁布2021版嘀嗒出行《安全责任制》,并从即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嘀嗒出行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均于当天签署本部门、本岗位2021年度安全责任书,公司上下严阵以待,全力开创2021年安全工作新局面。
临近五一假期,嘀嗒出行已提前落实五一期间安全运营值班表,每天都有安委会成员24小时值班,同时,技术研发部、产品与发展部、政府事务部、客服部、风控审核、法务及市场等相关业务部门,均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全方位高效保障用户出行安全。
2021重点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工作
嘀嗒出行CEO宋中杰表示:“安全始终是嘀嗒出行的红线和底线,同时,安全体系建设远不止产品和技术能力,还包括我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组织结构、流程、应急机制,安全机制等,这也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十二字方针的具体落实。只有每位员工从思想意识上,真正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只有把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嘀嗒出行安全工作才有可能做好,嘀嗒的事业才有可能做大做强。”
“因此在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贯彻‘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一岗双责’、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有岗必有责的原则;同时,要重点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安全工作。”
就在4月28日,嘀嗒出行正式成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卓信大数据计划”首批100家成员单位之一,并成为其中唯一一家出行企业。同时,嘀嗒出行还成为《移动互联网数据安全蓝皮报告》的参编单位,嘀嗒出行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方案,被作为优秀案例入选。
产品及信息安全持续夯实
会上,嘀嗒出行副总裁李跃军从产品升级、疫情防控、警企合作、用户审核、信息安全、客诉处理和行业环境回顾七个方面,系统总结了2020年安全工作。
2020年,嘀嗒出行的产品安全护航策略持续优化,通过强化对于行程轨迹的跟踪,行程录音覆盖全量顺风车行程等手段,更有力地保证了用户行程中的安全。2020年,嘀嗒出行进一步优化用户资质审核流程,促成人脸识别记录审核流程落地,将异常用户封停在认证环节,有力提升了平台用户的安全度。此外,嘀嗒出行的安全客服热线的回复率和处置率均实现100%。
在警企合作方面,嘀嗒出行不仅加入公安部“国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合作作战平台”,还加入了天津市公安交管局警企联盟,并与黑龙江省公安厅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今年3月,嘀嗒出行因全力配合公安部门的疫情防控及刑侦工作,有力保证公众安全健康。
在信息安全方面,2020年,嘀嗒出行成功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并建立了定期复查机制。
强化全员安全责任制 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专员级别
会上,嘀嗒出行《安全责任制》(2021A版)颁布实施。新版安全责任制提出三大要求:
1.CEO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其余各级管理者要贯彻“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一岗双责、党政同责”、有岗必有责的原则,公司各级领导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有岗必有责。公司每个员工都必须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各部门负责人(业务线负责人)要指定专人做好安全管理过程文件资料档案保存、交接、归档工作。
同时,新版安全责任制不仅对CEO、副总裁和各部门负责人的安全责任进行具体界定,还对于后台产品经理、顺风车产品经理、信息安全工程师、安全合规工程师、风控专员、投诉专员和质检专员等各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
同时,嘀嗒出行管理团队成员现场签署了《嘀嗒出行2021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今年安全责任书在去年基础上进行修订,新增副总裁、法务部、内控部及普通员工安全责任,完善修订人力行政部、安全管理部 、政府事务部、财务部安全责任,力争将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人,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