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全市第一!东山镇获评首批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1-04-02 15:32: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吴东宣)3月30日,苏州市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典型案例发布会在苏州乡村振兴学堂举行,东山镇党委委员华伟代表吴中区唯一候选乡镇参加现场讲解PK。华伟以《抓住“三点”取得“三认” 以人居整治为笔墨绘制美丽太湖画卷》为主题,向现场观众和评委展示了东山镇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向美好生活转变的历程。前期经过市级初评、大众评审、专家评审等环节激烈角逐,东山镇案例从全市69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并以综合得分全市第一的成绩,被评选为首批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

镜头下的东山

东山镇三面环水,是太湖之中的一座半岛,古称东洞庭山,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文化深厚,既是农业大镇也是生态大镇,更是著名的花果山、渔米乡。东山镇传统的茶果种植产业和渔业覆盖了全镇绝大多数农户,“季季有果、月月有花、天天有鱼虾”,好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镜头下展现的是东山镇的“大美”。

印象总是美好的,但实际呢?请大家再看一看整治前的东山……

整治前的东山

产业地在村庄内、茶果树在农房旁、捕捞具在河湖边……乱堆乱放、污浊水体、建筑垃圾、露天粪坑,使得本就狭小的村庄更加难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一些陋习很容易造成村庄的乱象,给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对标发展要求,东山镇迎难而上,开始营造现在的美丽家园。

重视:细读标准、排摸问题点

东山镇以会议+学习+实践的模式,全面总结过去、深入分析当下、科学谋划将来。在全镇推开“四边四清”模式,无死角梳理路边、宅边、田边、水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全体领导以“日均两万步”为起点,开展自查,进一步摸清底数,着力整改,以行动证明“用双脚丈量了东山农村的每一寸土地”!

行动:深挖根源、突破困难点

东山镇从解决“农村传统生活习惯”问题入手,将入户宣传做到实处,使人居环境观念深入民心。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志愿者服务”、“小手拉大手”、“疫情共防共治”等活动,带动全社会参与整治。让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养成,让自家的小院自己美化,以小美展现大美,以细节体现全局。

改变:精研路径、找准发力点

东山镇通过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持续性整治,彻底改变了村庄基础设施弱、环境问题多,顽疾难治、小病频发的历史面貌。从整治前后对比就可以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各种变化,也能体会到变化背后,干部群众付出的辛勤与汗水。

整改前后对比

整治后的东山

东山镇上下脚踏实地,走好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每一步,激起高昂的精神,看到切实的效果,听见真心的赞许。基层认知了,部门认真了,群众认同了。经过不断努力、持续发力,东山镇成功创建吴中区首个、苏州市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镇。

东山镇获得了集体的荣誉,也获得了现实的美丽,现在镜头下的东山镇不仅仅是一个5A级景区,更是把美丽推向了纵深,享受着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山青了,水绿了,田美了,环境好了,游客多了,百姓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东山镇有了真实的写照,让乡村成为游客寻找乡愁,记住乡愁的归处——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关系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机,面对未来,东山镇怀抱憧憬,有启示有期望……东山镇人居环境整治留下了一种岁月向另一种岁月转变的痕迹:正视以前的岁月,营造现在的岁月、享受将来的岁月,住在太湖畔,活在画卷里,记在乡愁中……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