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

《机器人产业蓝皮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发布

发布时间:2021-03-17 13:29: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王可)3月12日,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机器人产业蓝皮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

《机器人产业蓝皮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重点阐述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环境和总体状况,并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机器人产业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产业系统集成的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情况。同时,以专题论述分析方式,对国内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知识产权专利、创新体系等领域开展综合分析,深度剖析其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蓝皮书指出,2019年,人工智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技术提升服务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及环境适应能力,进一步促进了服务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19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销售额为169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31%;据中国电子学会(CIE)数据,受国内老龄化加速等因素影响,2019年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9.5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29.4%,但增速同比有所下降。

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明显受市场需求驱动,市场规模大及拥有刚需应用场景的细分产品更受资本青睐。2019年,家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因刚性市场需求提高而逐步在市场放量,娱乐机器人、养老助残机器人产业化仍存在一定瓶颈;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以线上销售渠道为主,线下渠道主要用于产品展示及体验;室内配送机器人因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受到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的认可;在技术驱动下,公共服务机器人中的酒店机器人和餐饮机器人在下游应用场景中加速落地,逐步向政务等市场延伸;专业安防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在某些细分场景中初步具备自主能力;特种机器人在国内院校及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的背景下,在部分特定场景中实现应用突破,如水上、水下、管道、消防等领域;煤矿因环境恶劣、工作高危成为特种机器人应用的刚需场景,但受制于技术、资质及渠道等壁垒,企业实现产品放量仍需一定发展时间。

2020年,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被激发,越来越多的服务机器人被应用于医疗、配送等领域,服务机器人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