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王可)2021年1月16日,由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以色列蓝皮书:以色列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
蓝皮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创新篇、外交篇、中以合作篇、附录七个部分,聚焦了当前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政治局势、安全形势及社会状况,就以色列有关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毒品问题的应对,以色列的钻石行业、税收制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学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从技术创新在以色列公共外交中的作用、以色列创新增长背后的非凡因素、以色列一流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探讨了以色列的创新发展,重点关注了以色列与美国、德国等的外交关系,以及中以双边多领域密切合作的现状。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在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机制框架下,两国各层次交流日益密切,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宽,覆盖了科技、经贸、教育、文化、农业、卫生、环保、交通等诸多领域。中以创新合作在推动双边关系良好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以两国在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方面,资助了大量的科研项目,以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创新研究与产业合作。如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ISF)于2007年10月签署合作备忘录,2008年开始支持双方召开研讨会,并于2010年开始共同资助两国科学家开展创新研究与合作;在产业研发合作方面,两国政府于1995年共同出资建立了“中以科学与战略研究开发基金”,用该基金的利息资助两国科学家共同开展项目研究与开发。该基金旨在促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联合研究和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
为进一步推动双方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合作,两国政府于2010年5月签订了《关于促进产业研究和开发的技术创新合作协定》。根据该协定,双方整合资源并建立经费资助体系,制订“中国—以色列产业研发合作计划”,以促进、帮助和支持两国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联合研发以增强产业竞争力,并面向全球实现成果商业化。此外,中国充分利用各地区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以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通过项目路演的模式,为以合作企业、投资机构搭建对接洽谈平台,推进中以项目合作落地。在科研合作项目的资助下,两国科学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并发表了数量众多的科研合作论文,对共同提升两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