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德兵 报道)2020年11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0)No.9》。
《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0)No.9》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其仔研究员组织撰写的第9部中国产业竞争报告。报告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对中国“十三五”期间产业竞争力的情况和提升经验进行总结,并展望了“十四五”的产业竞争力变化趋势。第二部分为产业篇,重点对纺织服装、钢铁、化工、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平台经济、大数据、教育、金融、旅游等典型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的竞争力变化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第三部分是地区篇,评估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东北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力。最后一部分为专题篇,包括国家中心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比较等内容。
该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继续减弱,但产业规模转化为产业配套优势、要素成本优势转化为综合成本优势的趋势将增强。中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在几乎所有的细分领域都有完善的配套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产业配套优势。我国很多产业整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低附加值的环节,许多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依赖进口,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目前,虽然我国仍然存在不少“卡脖子”的技术、装备和零部件,但很多“卡脖子”表现为成本和质量差异,并非完全不能替代。“十四五”时期,我国依托完整的产业门类、完善的配套体系,可以在全产业链上控制成本和质量,同时也能对市场变化和可能出现的突发性冲击做出快速响应。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