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明轩40周年纪念活动拉开序幕

园林之眼·城市之心
发布时间:2020-10-17 14:50: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丹青

深秋季节的姑苏虽是阴雨绵绵,而作为古典园林的网师园,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却显得格外清新雅致,记者在园内采访中发现,许多游客不约而同地在园内的五峰书屋《档案影像展》前停留下来,认真地读着一块块展板上的文字和图片,从“明轩”的故事中获取当年中国首例文化输出的来龙去脉。

明轩是位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庭院,此庭院是以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殿春簃”为蓝本建造。1980年完工,为我国园林艺术出口的第一例,开创了“园林艺术”推向国际的先河。中国古典园林由此走向世界。园林人在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讲好中国故事,他们在学习、领会《意见》精神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践行《意见》中提出的“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竟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为积极响应配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精神,启动了今天这一活动。

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影响了人。地域文化的积淀以隐性传承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个性和审美创造。而中国园林制作的理论已经远远超出了造园学的意义,实际上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的造园理论反映了不同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因而也决定了整个人居环境的建设思想。人居环境有着生活起居、工作与休闲休息的使用需求,同时还要有赏心悦目的欣快感和美感享受。这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的核心。我国的造园技艺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这其中许多悠久高深的造诣,堪称东方一绝而无愧,在世界造园艺术史上,独占鳌头,独领风骚,以致有“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

其实今天这个活动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负责远东艺术品收集工作的董事阿斯特夫人,曾经在她的童年时代随父母在当时的北平生活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中国的四合院有着独特的情感,她提出了要在纽约建造一座中国庭院的设想,她的建议当即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采纳。

1977年的秋天,博物馆就此派人来华考察。方闻先生随美国的“中国古代绘画考察团”首次访华,先后考察了福建、浙江、北京等地的古建筑,最后来到苏州,方闻先生在此与同济大学的陈从周教授见面,并一同参观了苏州园林,在交谈的过程中一致认为网师园的殿春簃是衬托明代家具最佳背景。这一选项的最终确定,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因此,苏州市人民政府也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按照殿春簃的原型,特地在苏州的东园为及将要走出国门的“明轩”量体裁衣地制作了一个原大的作品。

本次活动由苏州园林界唯一的女博士、网师园主任吴琛瑜女士,积三年多的辛苦探寻和研究,最终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各兄弟单位的鼎力帮助下,组织自己的团队,以“园林之眼”、“园林之律”、“园林之情”这三个乐章为先导,推动着“网师园大咖说”这个系列云论坛的启航。该论坛一改以往的旧模式,以文化对谈的形式围绕艺术、电影、建筑、音乐四大主题探讨网师园及古典园林如何在后人文主义时代,及其背景下的呼应人文态度和建构文化发展以及相关实践和教育。通过专题记录片《明轩》,把纽约与苏州两座城市的人和采访及档案梳理,用影像探索40年间两座城市的变迁以及通过明轩的文化输出到建立苏州园林在外的文化体系。古人曰:“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岁月总在美好中流淌,无论中美两国关系如何发展,文化的交流,永远是鲜活的。制作者从飘忽的情感烟云中,由零碎断片的感悟里,透过园林中的花窗,让一股文化的清流贯通始终,整体释放和传递出的是铺满镜头的爱意、美意和友谊中深藏着的善意。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写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精气,是这个民族凝聚力、团结力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归宿和价值依托。文化能不能走出去,是看文化的内容有没有吸引力,能不能得到其他文化体系的认同。

苏州是举世公认的“园林城市”,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更是苏州特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其中,网师园又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典范,早在过往岁月的流逝中,就被众多的文人雅士们称为“小园极则”的美誉。而“明轩”作为我国园林艺术迈出国门的第一个经典案例,不仅让网师园名播海外,成就了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也同时开启了苏州园林艺术出口海外、走向世界的先河。40年来,已有40座苏式园林先后落户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的流芳园、兰苏园、寄兴园,加拿大的透园,新加坡的蕴秀园,马耳他的静园等等,它们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园林艺术的同时,又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特殊使者。

今天回顾40年苏州园林人走过的历程,苏州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样取得了令人心动的突出成就,在历任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园林人又成功修复了艺圃、环秀山庄等一大批残破的历史遗迹,并让这些遗迹和残构建筑重新展露真实的历史风貌,在这一过往的岁月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等9座古典园林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全体人员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通过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管理,深入实施“天堂苏州·百园之城”保护工程,积极推进苏州园林群体性保护,续写了苏州园林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历史。同时,积极推动苏州园林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与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园林和文化遗产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充分的文化自信面向世界讲好中国古典园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是个极不平凡的一年,本来这个活动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原定计划,整个交流与探讨将在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开,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给整个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带着来巨大的阻碍与挑战。但我们相信,文化交流不会因此而中断,加强文化互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是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主流。这次以“园林之眼·城市之心”为主题的苏州园林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将促进苏州园林的国际合作、开拓苏州园林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苏州园林品牌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他们决心以此为契机,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积极行动,进一步加强苏州园林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者系中国报道网双创中国栏目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