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青
中秋季节的来临,使整个江南水乡进入了风光秀美、景色宜人的如梦仙境。9月26日,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城市艺术板块活动的开幕式在古城苏州、沧浪亭畔的可园,拉开了这一主题活动的序幕。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而可园又是苏州城历史上唯一的书院园林,凡了解沧浪亭历史的都知道,作为著名的古典园林,沧浪亭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这座看似简单而宁静的文人园占地虽然只有10000平方米,但看似简单的设计风格,却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具代表性的珍贵实例,她的建筑遗构、自然人文环境的组合,时至今日仍未失去诱人的魅力,特别是它所蕴含的精湛苏式建筑技艺、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当代城市设计取之不竭的宝藏和源泉。园林虽是人类融合于大自然的缩写,用造园艺术的手段加工或再现自然风景,是理想化的、蓄以人类生活情趣的园林景观。它除了潜在地给人以劳动加工自然的欣慰,而更为直接地给人以如吟诗、读书的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
这次“苏州国际设计周”城市艺术板块选择在沧浪亭与可园,进行首次创新融合,不得不承认策划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从挖掘园林文化内涵的理念上寻找突破口,以当代艺术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为创作灵感,这些来源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作品,借助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展示出无限的艺术魅力,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更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有机结合。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在这方土地上显现,不仅是本身价值的充分体现,而是更进一步激发了古典园林文化的内在活力,使历史园林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全新的诠释。
我个人认为这个活动不仅是双赢的,还为古典园林的保护与研究利用,开辟开一个新的窗口,真的令人感动更令人敬佩!虽然每一个艺术家们在观察视角上表现不同,心灵的碰撞各异,但对自己作品的认知与思考,都有一个充满创意的激动,这激情、这灵感源自生活的积累,赋予自己作品新时代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就应该找对展示它艺术魅力的空间。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对话,都是当代设计艺术家们绕不开的话题,今天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借助中国古典园林不朽的文脉与建筑记忆,“碰撞创新的火花”就是最好的检验,这一新的展示空间选择,为开启国际设计周园林艺术板块新篇章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苏州国际设计周从2018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设计之城,产业之都”的目标定位,聚焦城市复兴、产业创新、生活美学三大核心议题,彰显了苏州的“开放精神”,为推动苏州“文化新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此次展览策划者忠于园林这一精髓,使其与时俱进,旨在将其引入21世纪的当代艺术语境,催生过往与当下、艺术与自然的对话,却又丝毫无损于古典园林原有的意境与独特的人文情怀。因此,此创意值得关注与呵护!笔者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陈列于园中的每一件当代艺术家作品,如同连接过去与当下的导线导向我们,使园林更趋近于我们。昔日的符号需要活化,带入到当下,从而得以被更好的理解和敬畏。游园者将获得的那份地图,按图索骥,自由自在地游弋于竹木花丛、山道水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之间去寻找、发现那些散布在两大园林中的当代艺术品。这次展览所邀请的艺术家不仅仅来自江南地区,而是来自全国乃至全球五湖四海,就理念而言,他们的作品远超于诗意化之上,而是直接就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各大问题直接发声,关于消费、关于环境、关于建筑、关于科技……如水墨、木雕、陶瓷等传统媒介以其最时下的形式出现,也不乏摄影、影像、3D打印装置等当代媒介,同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既是一场古典与现代的文化交融,又是一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盛宴。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合作处文化领事柯梅燕女士
感谢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合作处文化领事柯梅燕女士亲临现场参加此次活动,感谢姑苏区人民政府、苏州园林和绿化管理局、2020苏州国际设计周金秋经贸招商系列活动执行办公室、沧浪亭园林管理处的大力支持,更应该感谢策展人和各位艺术家的共同努力。这次推出的“无语看沧澜:新园林故事”、“城市艺术地图”等内容,虽然体量都不大,但是角度新、内容新、方式新,多维度呈现传统城市、古典园林与当代艺术、新苏式生活的融合空间及独特魅力,这个努力值得赞赏。
(作者系中国报道网双创中国栏目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