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青
生活就是一片浩渺博大的水体,这里水光潋滟,浪花飞溅,甚至惊涛裂岸。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全国不少后发地区就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而浙江作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先行区,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更是为坚定的信念和更为执着的探索,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效。特别是丽水市在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进发展模式绿色化全面转型,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上,己经形成相对成熟和领先全国的实践经验。这一成功的转型,使整个区域生态优势现实地转化成为发展优势,使生态产品的潜在价值得以真正现实呈现显著的富民效应。这一成功实践,既符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又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形成了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从高水平小康到高水平现代化一体化绿色发展模式。
醉美梯田 史建军摄
丽水的绿色崛起及其开创的共享式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已经最真实地,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绿色化和高质量的成功范例。这个范例,生动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人类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的认识过程,即从发展初期的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而丽水业己形成的生态优化、产业兴旺、人民富裕良性互动,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丽水探索建立的一整套相对成型的促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特别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机制,预示着丽水已经在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现实通道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历史总是在千百万人的默默奋斗中铺开恢弘的画卷。还是让我们把时钟慢慢拨回。2000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复丽水撤地设市;同年7月19日,丽水市正式挂牌。迄今为止,丽水撤地设市已经20周年。这20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也会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丽水市委、市政府各届领导班子成员,他们没有愧对共产党员这个称号。马克思所宗法的社会主义的理想精神的思路中,怎样看待理想与人生的关系,评议人类理想制高点上的精神花朵的美丽与高贵。这种浓郁的人文气息,是精神性的思考与阐发。在翻阅相关资料时,我常被一串串数字感动得泪涌心头。当我把思索的触角伸向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来观察丽水市这20年所走过的探索之路,不得不承认,他们是以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理念为指引,全力支撑整个丽水市的改革发展,才会有今天这样的丰硕成果!
在历史的行进中,总会有许多极富纪念性意义的光彩时刻。这是历史深处记忆的碑铭,更是历史不朽的节日。在这样的时节,历史总要回望身后超越的艰辛,回味自己的成长,以最深切的缅怀与礼赞抚慰书写了历史新页的英雄们……由此,那光耀天地的浩然之气,创造与开拓之力,必将赓续不绝而永昌永存。我常常在创作达到一定高潮的时候,会突然冷静下来点上一支烟熏自己的大脑。纵观人类精神文化史,为民族,为历史立下伟业功勋的人和事虽然太多,但从这些民族先贤者身上,看取作为芸芸众生者如我等,如何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踏实认真地做人之准则太重要了。每个人除了善于一切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无论脚下留下的是闪光的足迹,还是留有遗憾的足迹,都无所谓,只要我们心里装满对这个世界的大爱,只要曾经为文明进步的大厦填过一沙一石,这慰藉、满足和自豪就当之无愧。人是伟大的,随着时间的延续,人类智慧的巨烛,必将愈燃愈亮,辉映更加遥远的星河。
采访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志伟:
丽水的绿色发展实践,不是一种单纯、孤立的绿色产业发展实践,而是以绿色发展为先导,融五大理念于一体的‘绿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逻辑为核心。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目前还在不断探索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作为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后发大国,已经没有沿袭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发展历程的时空条件,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走出一条融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为一体的发展道路。我记得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求实》杂志第三期上的《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文就讲得非常好!他指出:必须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总书记鲜明的观点,讲得明明白白。丽水市委、政府各责任部门,组织学习,认真领会精神实质,坚决贯彻执行。我们丽水绿色发展实践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局限于一乡一镇式的点对点探索,而是在全域范围内全面推进;不是简单地培育一两个具体产业,而是着力推进农业、工业以及生态服务业全产业的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深度融合,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探索实践,因而才会有统筹绿色发展的整体创新、先行先试的鲜明独特的优势。这种融合式创新的优势,就是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这一最大亮点,将各种要素、资源、技术有机地嫁接和融合在一起,这样就全面激活了生态产品的价值,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当然,要完整地实现这些计划和目标!中国特定的发展时空条件必不可少,特别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资源压力,决定了要实现赶超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领导作用,组织者角色的重要性不可缺失,只要党政有为,什么困扰和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党的核心理念就是前进的动力……
听了志伟同志的这一番话,让我明白了更多对丽水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创新精神的理解。他让我从深层次的角度上去体会丽水大美的要素,缺少这些构成的要素,就绝对不会有丽水的今天。就如同人在旅途,捕捉美的旋律离不开方法、角度、距离、时间等条件,这些条件不具备,审美效果就大打折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都是因为距离太近,习以为常,而不觉其美。一切美景都是要在适当的距离中才能看到,距离可以增加审美的魅力。“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因为有距离,格外显得美,格外显得壮。丽水的真美,是美在骨子里的那种美。我们都知道:丽日苍穹、长空明月是美的,隐雷蒙雾、烟雨楼阁是美的;青柯参天、菜花金黄、麦苗青青都是美的。秃石奇峰、深谷幽洞是美的。月光泻地、树影婆娑、金风送爽,使人醉态朦胧,飘飘欲仙如羽化而登仙,悠悠然如仕女而入画,蓦然回首,一切又无踪无影。美似乎就在脚下,又似乎远在天涯惋叹之余,不禁细想,自然界的美物美象在距离合适前提下,需要用心去感受。
记得多年前,我陪同罗哲文先生考察长城,虽然也有当地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后勤和保障工作,但我俩都自带各种摄影器材,沿着古长城的方向走在最前,踩着饱经沧桑岁月的民族骄傲和历史留下的绝世惊奇,艰难地向前走着。身前身后是望不到边的,绵亘不断的丛山峻岭。眼前那条历史之纤扯着我的思绪,图腾般的向远方延伸、向没有尽头的远方延伸,从那近处和远方的苍凉悲壮里让人能感它真实的力量。我俩谁也不说话,更说不清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后面的人离开我俩很远,周围没有人烟,没有风,更沒有任何声音。凡是罗老所选角度拍摄过的点,他都让我在同一个点上选择不同的曝光补拍,以后回去冲洗后对比。一切都是那种超脱尘世的特殊的寂,一切都是那种净化自然真实的静。远近的山在寂静中沉默着,断断续续的长城也无言的把残墙断壁内部隐藏已久的远古梦境尽情展现在阳光下,仿佛仍在继续等待着一种声音的呼唤。在那种无边的寂静里,我俩像两个孤独的寻觅者,不甘寂寞的灵魂,多么想调动起我这个后来者的全部激情,喊出心之音;多么想用这个后来者的宝贵生命,呼出心之声。为打破这大山深处让人室息的宁静,做回勇敢的歌者。然而,在这广袤的大自然面前,在这长城横亘的山脉里,在那岁月底蕴深厚的地方,我最后感到的是,一切是那样的无能无力,生命的力量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和无助。
后来罗老想抽烟,我俩就找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墙垛口!他一边抽烟一边对我说:“我老了,现在还有精力带你走一段是一段吧!将来脚下的许多路只能靠自己一步步走下去。我们搞古建筑保护研究的,脚下的路还很长,你要学会吃苦受累在前,拍摄资料在前,特别是对古建筑考察,观察细节在前,整体尺度在前,一定要做到眼快手勤,细观察,勤记录。人生处处有风景,刚才我发现你相机一直在响,你来考察调研的,不是请你来看风景的,你看看,我俩现在休息的这个地方,如果将来让你来指挥修复这一段,你打算从哪里下手?”当时我被老人问得哑口无言。一晃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作为他的关门弟子,这么多年我并没有做出什么新成就,愧疚得很。我只想用自己的笔,尽量详细、原真地为这个时代多记录一些值得后人怀念的东西,为丽水的未来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绵薄贡献,我就心满意足了。
(作者系中国报道网双创中国栏目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