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

安平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发布时间:2020-09-21 17:04:4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德兵 盛祥桂 谭芬芳报道)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安平镇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力、强化社会凝聚力、筑牢产业支撑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338户7431人,其中2189户7195人达标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47%,所有贫困村顺利通过国家、省、市三级验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为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了“安平力量”。

乐业才能安居,干活有劲头,生活更有奔头

“出门、吃水、上学、看病,在村里这些都难。”安平镇界排坳村的邱勇春坦言,一年前全家4口人还住在界排坳村的危房里,搬下山,能进城是几代人的梦想。2019年,这件喜事落到了邱勇春家。安平镇集中安置点安瑞小区喜迎贫困群众151户568人入住新家,“出门就是学校、医院,路是平平展展的,打开水龙头哗啦啦就有自来水,太安心了!”邱勇春无限感叹。

安平镇界排坳村是典型的山陵地区,全村568户群众就有333户贫困群众,高山地区贫困群众资源贫乏、灾害易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就地脱贫难度大,安平镇因地制宜,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综合性政策措施,全村45户贫困群众进行易地搬迁安置。

“搬得出”是第一步,“稳得住”才是党委政府最忧心的事。安平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精准施策,就业、教育等一系列政策及时跟进,在集中安置区安瑞小区新建扶贫车间3个,引进了涟源升旺布艺、娄底新农都农业有限公司,新开了集中通、圆通、申通、淘宝等于一体的物流快递超市,解决就业人口100余人,其中安瑞小区贫困安置户50余人,贫困群众安居乐业。

扶贫更需扶志,干活有动力,乡村更加美丽

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离不开驻村干部的帮扶,也离不开党建引领作用。安平镇坚持“扶贫先扶智,致贫先治愚”的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为契机,以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评选出一批农村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扶贫干部,进一步凝聚乡贤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带动一批贫困户摘帽脱贫、走上致富路。

扶贫要扶志,关键是“扶实”。安平镇不断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先后举办果树、畜牧养殖、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8期,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800余人,召开大型招聘会3场,推动贫困户参与市级招聘会5场,累计登记求职人数1000人次,应聘成功率达70%。同时不断完善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注重示范引领,及时展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新气象,促进贫困群众增底气、长志气、扬正气,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强大的助推力量。

产业兜底脱贫,干活有热情,发展更加强劲

走入安平镇李子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各类果树,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穿梭在田野间的果农忙碌不已,一车车精美的包装水果沿着新建的公路被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李子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唐家社区的村企联建企业,解决贫困群众80余人就业,每年产生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是广大群众的致富之源。安平镇立足产业转型,充分发挥“一乡一品”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带动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推进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和加入合作社“分红”等精准扶贫新模式,让贫困户聚集在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上实现脱贫致富,从而贯通产业发展布局、生产、销售“筋脉”,筑牢产业支撑力。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决胜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落实。下阶段安平镇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实现经济强、百姓富、城镇靓、环境优、人文美的新时代目标。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