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青
在江南,黄梅季节的雨总是断断续续一下就是好多天,坐在书房里看书都难受,感觉整个世界都浸泡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仿佛全身的骨头都在发霉了。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浓浓的潮湿气味,人造大理石的地面上都是潮湿的。我让夫人把大厅里的空调打开抽湿,自己刚到院子里抽烟散了一小会儿步,这天说阴就又阴沉了下来,应该离黄昏还有一段时间吧,可老天才不管这些呢,风儿把假山后面的紫竹吹得摇摆不定,紧接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又下了起来。细柔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这雨声便如春蚕咀嚼桑叶一般,嘈嘈切切地将白昼的余光一点点啃噬殆尽。
我只能走到廊里面坐在那把不知道传了几代人的老椅子上,喝茶、抽烟,听雨声,观看池中的鱼儿在睡莲边的水面上欢快的吃着新鲜的水珠。夫人和女儿是严禁我在家里的任何一处抽烟的,一年四季无论雨雪风霜,天气好我在院子里散步时抽,天气不好在廊里抽。这样也好,多年来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书房里写文章搞创作时,书案上除了相关资料只有茶杯,绝对不可能放烟,唯有思考问题时到院里解决问题。
我虽出身在城市,但十五岁就到农村插队落户当知青了,对原汁原味的雨声有着久违的想念。回城的这些年里,刚开始努力拼搏补充自己的知识营养,后来工作、成家立业,多年以来奔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万水千山,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历史记忆,经常和各地政府部门的权力机构、房地产开发商斗争。因此,常常是身心疲惫不堪、遍体鳞伤,如一只带着剑伤的野狗藏在窝里,用自己的舌头轻轻舔伤口。现在人虽然可说清闲许多了,但还有许多事情必须做,抓紧时间做,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听雨声,看看忙到七十岁,能否真正静下来。
这不,我已经进入大散文《黄海遗珠》的创作之中,主要写苏北盐城大市范围内如东台县级市,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五个县,以及盐都、亭湖、大丰三个区。这次主要考察了建湖、阜宁、大丰,因此本章就按系列排下去。本来这次考察准备从大丰区开始,因为大丰区的东西太多,我想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并沉下去好好研究。但好友履新建湖,这样电话一通加上想念老朋友 ,就临时决定先去建湖县考察。刚好我苏州的小朋友庄向华也准备去盐城谈合作协议,这样就搭他的便车,于7月5日上午(星期日)从江阴大桥过江。本来非常担心江阴大桥塞车堵路,那天怪了,一路畅通!但苏州新区上沪宁高速直到无锡江阴这一段,天就像下漏了底,那根本不是雨珠,是从天上倒下来的水柱,凡行车都打开了尾灯,驾驶技术不好的还真的不敢开,特别是车缓慢地行驶到苏南机场那一段,我发现前面的能见度明显不足!好在我们的奔驰车体重,因此相对要放心得多。
这鬼天气真是怪了,等待我们车过了江阴大桥,雨说停就停了,再放开油门往前行,这里根本就没有下雨。透过车窗苏北大地的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该绿的水田里秧苗返青了,成片的、单独的塘、河水面上荷叶托着莲花,大红、粉色,白色让人眼馋。所有民居在梅雨季节潮湿的雾气里弥漫着浓浓的乡情。利用这一段行车时间,我先把我从建湖县的相关资料上查询的基本信息向大家作简要的阐述,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大家能够喜欢上建湖这块土地,至于接下来我在现场看到、听到、感悟到的许许多多真实的故事,我绝对会原真地、不渗任何水分地告诉大家,以下内容是我根据官方综述而选择性的告诉大家,以便供大家在阅读时参考。
建湖县地处黄海之滨,东枕通榆公路,西襟射阳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位于里下河腹部,与扬州、淮安相邻,处于“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级战略叠加区域,土地总面积1157平方千米。县境南北长约43.7千米,东西宽约48.7千米。以串场河为界,分东西两部分,东部属海滨平原,西部属江淮平原。下辖:上冈、建阳、颜单、恒济、庆丰、九龙口、高作、芦沟、沿河、冈西、宝塔11个镇,近湖、钟庄、塘河3个街道。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经济区、省级九龙口旅游度假区三个区。总人口77.7万人。建湖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国家杂交水稻种子基地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县现有耕地102万亩,以种植水稻、三麦为主,每年粮食总产量超过75万吨,“建湖大米”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湖是全国水产养殖重点县、中国河蟹之乡、江苏省荷藕出口示范基地。全县现有水域近40万亩荷藕、芡实等小产品养殖超过18万亩,“九龙口大闸蟹”为中国驰名商标,“建湖青虾”、“九龙口冲浪鱼”均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在考察中发现,这里纵横通衢,构成了海陆空立体式大交通格局。这是非常难得的。通榆河、黄沙港等高等级航道通江达海,可直达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盐城港、连云港、上海港。目前我看到,整个建湖县境内镇镇通国、省干道,盐徐、阜兴泰高速,204、343国道,231、232、233、331省道贯穿全县;徐宿淮盐高铁在建湖设有站点,1.5小时左右可达上海、南京,5小时可达北京。周边还有盐城、淮安、扬泰三大机场,与建湖仅1小时左右车程。过去在我的记忆里整个苏北地区脏、乱、差,现在仅从我看到的建湖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我从相关的资料上获悉,现在成片造林25.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4.28%,建成森林小镇7个,森林村庄112个;县城建成双湖、西塘河风光带等公园绿地31个,绿化覆盖率达4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25平方米。这样一来,空气清新,水质变好。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省断面水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保持江苏省前列。
特别是因境内湿地广阔,资源独特。仅县域西南的九龙口拥有荡滩湿地就有10万(本文不在详细分享,九龙口将有专门章节介绍)。该县目前已经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工业行业,我是个地道的外行,不敢造次,但为了全面了解建湖,这一页又绝对不可以一笔带过,只有不加任何评论,根据自己理解的情况简略地作一个交待。他们在实施产业强县战略的部署时,尽量集中打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皮鞋、纺织等传统特色产业。
现在高端装备产业现有近2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2家,初步形成以石油装备为主,工程、环保、通航等装备为辅的产业集团群。该产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院士工作站6家,建成国家级石油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湖县现在还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仅规模以上企业20家,主要生产LED显示、工业用膜、精密电子元器件、5G通讯等产品,与华为、中兴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该产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院士工作站1家,建成国家级节能电光源产品实验室,成为中国首家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
新能源产业现有企业5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主要生产光伏电池及组件、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三大类产品,形成了从电池、组件、切片、胶膜、背板、光伏逆变器、锂电池隔膜,负极材料、动力储能电池、发动机配件,关键核心部件,到新能源客车、新能源物流车的全产业链。该产业列入国家工信部推荐车型目录车型17种,入选国家工信部产品目录电动特种车型3款。建湖县紧扣产业发展,科学布局园区、完善载体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形成了特色明显,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园区格局。
如建湖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形成了以核心区为主,近湖、庆丰工业集中区为䃼充的“一主两片区”发展格局,被认定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核心区紧邻建湖高铁站,规划面积47.3平方公里,现有企业346家,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建成上海嘉定(建湖)科技工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里下河现代物流园等特色区中园。近湖片区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现有企业592家,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等产业。庆丰片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企业113家,重点发展机电等产业。
建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省级高新区,形成了以核心区为主,建阳、芦沟工业集中区为补充的“一主两片区”发展格局,被认定为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省“两化”融合试验区和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核心区紧靠盐徐高速建湖出口,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现有企业150家,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建成高端装备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智慧产业园、通航产业园等特色园,智慧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湖通用机场现为国家区域级通用机场。建阳片区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现有企业65家,重点发展石油装备,液压机械等产业。芦沟片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企业50家,重点发展石油机械、彩印包装等产业。
上冈产业园为盐城市级园区、形成了以核心区为主,冈西工业集中区为补充“一主一片区”发展格局,被评为盐城市创业孵化基地。核心区毗邻204国道,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企业108家,重点发展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着力打造盐城大市区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冈西片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现有企业36家,重点发展软基材料,新能源车零部件等产业园。
朋友,您如果来到苏北地区的核心城市盐城,一定要抽空去建湖县看看,是的,能静下心来,好好看看这块钟灵毓秀的热土,一定会感悟到人脉的精彩和历史文脉的厚重。直立千年的唐代朦胧宝塔,悠悠流淌着的西塘河水,无不烙下建湖数千年历史的印记,这些印记是历史深处记忆的碑铭,更是历史的不朽章回,让我们一同在追忆建湖岁月匆匆中那光耀天地的浩然之气,创造与开拓之力必将赓续不绝而永昌永存。回望身后超越的艰辛方能够以最深切的缅怀与礼赞抚慰书写了历史新页的英雄。
建湖历史悠久,吴越文明和楚汉雄风在这里交融渗透,汉代九龙墩、晋代东海王墓、唐武朦胧塔等历史遗迹见证建湖发展变迁,淮剧、杂技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建湖独特文化。建湖人才辈出,走出了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著名外交家乔冠华、首位遨游太空华人王赣骏、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李立浧、王学浩、淮剧泰斗何叫天,杂技皇后夏菊花。
好的,啰嗦了这么多还是言归真传,我们的小车用了三个小时不到,竟然就赶到了建湖县城,根据导航系统的定位,很快就找到了九龙锦江国际大酒店,办完了入住手续,还没有见到宣传部派来接待我的人,我给接待的同志打电话,人家还在外面等着我们的小车,我们却自己办了手续直接进房入住了。中午,吃了公务午餐,并就整个采访调研活动作了一个初步安排。下午我用整个午休时间,赶写考察笔记中的备忘录,并拉出建湖调研的考察细则,为下午的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
根据宣传部的安排,下午就在酒店对面的人工湖公园里和广大市民朋友一起观看当地著名的淮剧,我这一生从未想到会在中国淮剧之乡观看淮剧。下午约定时间一到,我就直接乘坐电梯下楼和他们会合,我们一行出了酒店未用车直接步行进入园林景观大道,这里据介绍当年是两个砖瓦厂的窑址,因多年取土制砖瓦形成人为的深土坑,前任县里的主要领导为了彻底改善环境,花巨资打造成一个非常完美的人工湖,一桥飞架南北,形成一个被称为东湖——西湖的风景区,环境优美,水天一色。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快乐园和健身步道。
当我们在弯曲的景区小道上往演出区域方向走的同时,还看到当地的几位老人也和我们一样,往那里赶。随行人员告诉我,每个周末,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都免费为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以保障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些老人中许多是四乡八集的,有些要转好几趟车,也要赶过来看戏。
这座被称为江淮戏苑的剧场位于我入住酒店对面的双湖公园西湖,占地约2000平方米,整个戏苑环境为仿古式建筑,分室内外演出展示和实物陈展两个区域,建筑面积17000多平方米。此剧场虽然并非处处到位,但作为文化惠民活动场所,这倒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有效展示区,我发现来听戏的观众很多,虽然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但大家都沉浸在艺术家的表演之中。剧团领导的热情接待,我们一行人未敢打搅别人看戏,就绕过去到剧团办公室的楼上去了。听了剧团领导的详细介绍,我才搞明白,淮剧的形成与发展经历初生、融合、定名三个阶段。初生的淮剧一开始以对子戏(一生一旦)居多,因为门叹词中早就有了对唱的形式。随着演唱内容的不断丰富和表演艺术家的情节日趋曲折,便有了第三角色的加入,变成(小生、小旦、小丑)戏,而“三可子”也由此而得名。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后,有很大一部分徽剧演员被徽商带到里下河地区献艺。“三可子”艺人便纷纷争学徽剧的表演,将其融化于淮剧表演之中;而徽班演员有时也参加“三可子”的演出,唱起了徽腔徽调,有时候甚至干脆投身于“三可子”戏班。淮剧从此进入“徽夹可”阶段。特别是历史上老一辈艺人,经辗转迁徙到上海的建湖“徽夹可”艺术家为了淮剧的生存与发展,将京剧视为标杆,使淮剧从“徽夹可”阶段,又被称为“皮夹可”。从此,淮剧在演出剧目、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设计乃至化妆、服饰、舞美等方面都较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淮剧虽是形成于苏北的盐淮地区,流行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发展至上海、安徽一带。而真正的发源地是建湖的西乡,因建湖旧属盐阜地区。我们今天还可以从史料记载上找到,建湖宋代即有了戏台,明代建有戏楼。建湖《恒济公社志》有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小袁庄做香火的“僮子”胡仁的记录,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淮剧艺人。建湖上冈石桥头《吕氏家谱》中有嘉庆元年(1796年)吕氏九世世凰公上演香火戏的记载,这是淮剧追根溯源见诸于文字最早的例证。历史上当地老百姓都习惯称此剧为“江淮戏”,直到1952年“淮剧”其名首次在全国性戏曲演出大会上使用(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53年,经由周总理提议,国家将这一剧种正式定名为“淮剧”。淮剧的舞台语言非常独具地方特色,江淮方言在建湖一带是最集中的地区,虽属北方语系,又受到吴语影响,无卷舌音。尤其是建湖西乡一带语音纯正,四声分明,尖团字清楚,语音稳定,有“中州韵”之称。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确定以建湖方言为淮剧舞台标准语言。我们今天从整个淮剧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淮剧早、中期的演员绝大部分出自建湖,建湖籍淮剧艺人遍布所有淮剧团体,最早入沪的淮剧艺人也主要来自建湖。李玉花的“六字句”、何叫天的“连环叠句”和“自由调”、梁广友的“下河调”、叶素娟的“大悲调”,都成为淮剧的传统曲调,潘凤岭被誉为淮剧音乐的奠基人,一代代建湖籍艺人为淮剧的定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生三旦”戴建民、刘素华、王锦宜、秦玉莲以及国家一级导演王友理,他们扎根建湖,名震淮剧舞台。
作为淮剧的故乡,建湖县委、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几十年来,均高度关注此剧的健康发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扶持、关爱呵护。特别是为了传承与发展,在阵地建设、人才培养、经费投入等方面,多措并举,成效卓著。日前我在考察过程中,也亲眼看到了原江苏省杂技团,搬迁后留下的剧场、练功房,只需经过重新整修装饰一番,我敢说:全国找不出另外一个县级剧团会有这么大的排场。我从相关渠道获悉,1954年建湖淮剧团成立,先后创排三百多部、目,多次斩获大奖,2008年淮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建湖县被中国剧协授予“中国淮剧之乡”称号。展示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主要方式,是基于丰厚、可靠的学术根基和严谨认真的保护理念与机制的科学工程。戏剧艺术在面向大众,面向全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加强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为人们营造出相应的历史氛围。讲述鲜活的故事(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代的)正能量满满的,人民大众就会欢喜看、喜欢听。就更有魅力去占领农村、集镇的文化阵地。让那些见不得阳光的愚昧无知和歪风邪气,通通烂在秧田里变成肥料。
刚好时间允许我们又乘车赶到县文体中心,观看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杂技表演,这也是每周末惠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之一。我们到达那里剧场的演出已经开始有一会儿了,为了不惊动其他人,我们到后排找了几个座位坐下来。我发现舞台上所有的演员都非常年轻,而他们的演技真的很棒,其中《逐梦蓝天——抖扛》《烽烟桃花飞——男、女绸吊》《劈风斩浪——蹬人抖轿子》等等,令人惊叹不已。特别是其中的《烽烟桃花飞——男、女绸吊》这是一篇精雕细琢的、唯有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寻找历史留下的痕迹,才能产生如此强烈、大气的艺术珍品,两个演员配合默契的舞蹈造型,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灯光、音乐、掌声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幸福和激动都幻化成美丽的音符,在舞台的高空中跳跃滑动,他俩舞出了中国风、中国红!这些潜心研创的精品力作是每一个演职人员向着追梦的星辰大海,向着时代和人民,扬帆起航破浪前行的忠实记载。作为一个散文家,我被舞台上的这帮孩子们深深地感动!我深知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文章做到这个份上,我突然想起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说过:“艺术具有影响人的智慧和心灵的强大力量。我想,那种把一切力量用于创造人们灵魂中的美和造福于人类的人,才有权称为艺术家。”我愿把这段话,送给杂技团幕后的编导们,你们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谁会想到就在脚下的这块土地上中国南方的杂技艺术,当年就诞生在这里,目前江苏省杂技团的表演艺术家们驻地就在这里,这支江苏省的杂技劲旅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还多次代表国家出国表演为祖国赢得荣誉勋章,真的应该感谢建湖县这块厚重的土地!不讲不知道,一揭开谜底真相会让人震惊!让人感动!墨香氤氲,纸短情长!就建湖的故事,接下来我还将安排《仰望星空》《热血香魂》《乡愁无语》《梦归九龙口》四个章节,请听我慢慢道来。
2020年7月14日於姑苏春华苑书乐斋
(作者系中国报道网双创中国栏目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