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

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2019-12-11 16:57:2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第六届上海财经大学“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新闻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近日,第六届上海财经大学“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闻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召开,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主办、人文学院承办,旨在为新闻传播学尤其是经济新闻方向的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和互相学习的机会。论坛吸引了近二十所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其中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等,经校内外专家评审确定入选论文44篇。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界面·财联社总编辑张衍阁、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兼新媒体首席运营官张志清、财新网副总编辑蒋飞、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编辑中心总监秦红、澎湃新闻副总经理黄武锋、新民传媒董事钮也仿等业界人士和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擎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谭云明教授、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祖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沛芹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和根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潘霁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玉兰教授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陈立生教授等学界专家。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主题,共同探讨了中国财经媒体在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交流了对新闻传播学术前沿问题的认识。

开幕仪式上,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忠教授对来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祝愿同学们能在此次论坛有所收获。陈忠教授指出,新闻学科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新闻学子要有对前沿资讯的敏锐嗅觉,希望与会各高校老师和学生能进行积极交流,为新闻学科的发展献言献策。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擎教授作为学界代表分别致辞。

此次论坛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5篇,三等奖论文10篇。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忠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主任王学成副教授等为获奖同学颁奖、合影留念,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勇攀高峰、再创佳绩。

随后,论坛进入媒体代表发言的精彩环节,来自新闻传播业第一线的业界精英们为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对新闻传播业的思考。

界面·财联社总编辑张衍阁以“寻找原创新媒体的可能性”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他先讲述了财联社的历史由来和目前的媒体性质,并以两个案例切入,分享了财经新媒体在当下社会的报道节奏与速度、报道形式、报道角度与深度、语态等内容,同时对加强记者综合能力、第三方监管与版权保护提出了期待。

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兼新媒体首席运营官张志清以“互联网下半场的内容再造”为主题,对新技术如何影响传媒业态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新技术将带来生产组织架构的变化,新闻生产主力军应该是全媒体的特种兵团队,而不是样样精通的全能记者,团队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财新传媒编委蒋飞,分享了财新网今年在付费新闻模式上所做的优化和调整。除了分享财新网在产品升级方面的经验之外,他还特别提到,在纷繁的舆论场中,媒体工作者要留给各方说话的机会,用扎实专业的报道呈现给读者事物的多面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编辑中心总监、主任记者秦红从主流媒体到底在做什么、《解放日报》媒体融合的新动作、媒体融合的新深度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他希望在新媒体时代,大家依然能保留主流媒体的优良传统。

澎湃新闻副总经理黄武锋,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商业运营与变现模式”的演讲,在他看来,未来市场依然潜力巨大,对澎湃新闻而言,内容变现、生态变现(即构建服务内容全产业链)、影响力变现也极为重要。他期待澎湃新闻的探索能够为所有转型中的媒体提供借鉴意义,也能为学生提供学术探讨价值。

新民传媒董事钮也仿对当下新闻学子的职业选择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希望新闻学子能不忘初心,具备国际视野,对学术研究投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

下午会议分四个分论坛同时进行,分别是新媒体时代的财经新闻报道、传媒产业变革与媒介融合、新媒介技术与媒介经营管理。作为承办方,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会前已将入选论坛的学生论文编撰成集,分发给各位参会者。同学们在论坛上汇报了自己的论文研究成果,学界嘉宾一一点评并给出系统深入的建议。学生们能够一对一地获得来自专家的宝贵修改意见,同学们表示受益良多。

人文学院副院长林晖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她用“转、融、合”、“守”四个字来总结会议。“转”指所有传统媒体目前面临或者正在进行媒体转型。“融”包括媒体融合、技术融合、学科融合,当前已经进入“新闻传播+”的时代,学科教育也要重视新闻传播与垂直专业的结合。“合”就是团队生产、合作出击,没有真正全能的记者,但有全能的新闻媒体,因而高校也应重视团队生产能力的培养。“守”即要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规范和操守,守住新闻传播学子的培养核心,应对时代变化,要守住为公众负责的使命和初心,才能走得住,走得远。

最后她提出,新闻传播学科是需要理想才能走得远的学科,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也应注重将新闻传播业的初心传授给学生,守住新闻传播业不变的初心。同时她对与会嘉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欢迎各位学界代表和业界代表明年能够再次相聚,共同为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出一份力。 (程义东 聂英好)

责任编辑:王业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