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 11月13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遗产培训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四川阆中古城举行。
深入开展世界遗产培训教育既是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推进世界遗产保护“5C”全球战略精神的世界性议题,也是切实增强公众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伟大事业,我国各地也积极开展了世界遗产培训教育的有益探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分中心自2008年落户苏州园林以来,积极发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二类机构的角色作用,持续有效地开展了世界遗产培训和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工作,已举办各类培训活动20余次,其中亚太地区古建筑保护和修复技术高级人才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了11期,为亚太地区以及欧洲、美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遗产保护专业人员搭建起了学习交流的国际平台,并且已逐步形成了中心、高校科研机构、遗产地三方合作的培训模式。
亚太世遗苏州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在10余年的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有关学校、单位和机构中建立“世界遗产教育基地”达70余处。通过召开基地联席会议、举办遗产教育论坛等活动,指导各基地单位开展遗产教育,有力推动世界遗产教育的普及性开展。
亚太世遗苏州中心此次在四川阆中古城设立遗产培训实践基地,既是扎根文化遗产地开展培训研究的有益探索,也将是优化遗产培训研究多方合作机制的有效举措阆中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诗圣杜甫曾在此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感叹,这里文化多元、历史厚重,作为古城的守护者,他们牢记职责和使命就是保护好美丽的家园。目前阆中古城依然保留着完好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古院落、古街巷、古材质,古色古香;好木匠、好石匠、好手艺,好谋而成。他们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坚持“保护古城、开发新区”和“修旧如旧、复古如古的方针,切实加大了对古城古建的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古”与“今”的矛盾,展示了原生态的古建风貌。选择在阆中设立遗产培训实践基地,因为阆中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阆中特色的三国文化、宗教文化、科举文化和民俗文化,堪称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也留下了张飞庙等许多文物古迹和阆中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也是开展遗产保护培训研究的宝贵资源。同时,阆中市委市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也非常重视,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经验,不仅让阆中古城得到了科学保护、有序管理和合理利用,对周边的乡村民居建筑也进行了较好的保护修复和再利用。
依托于遗产培训实践基地,亚太世遗苏州中心将与阆中古城开展一系列的培训研究活动,把阆中的文化遗产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把阆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经验作为生动教材,遗产培训研究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并将为提升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为我国面向亚太地区讲好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故事”作出新的贡献。
与此同时,青少年遗产教育基地调研实践活动也同期在阆中举行,来自江苏、四川、甘肃等地的部分青少年遗产教育代表围绕如何有效开展世界遗产教育在阆中展开学习研讨,实地察看阆中古城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就结合当地文化遗产资源实际开展遗产教育开展了经验交流活动。
(丹 青)
责任编辑:王业环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