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

更多智能技术尝试将推动智能风控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9-05 10:55: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 8月22日,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明确六大重点任务,给我国金融科技未来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事实上,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已有多年历史。但真正风靡国内金融圈大概从2016年开始。一时间,几乎所有的互金企业要么转型金融科技企业,要么强调金融科技驱动,甚至直接改名金融科技企业。此时传统金融机构也不甘示弱,开始强调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探索。

在科技赋能金融的时代背景下,智能风控成为金融业务的标配。那么,当前我国智能风控发展处于什么水平?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行业发展参差不齐,断层比较明显

何谓智能风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智能风控是指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化形式,全部自动化完成信贷授信和放款的风控技术。

“在此定义下,我们认为目前行业的智能风控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的智能风控还处在发展阶段。当前的智能风控仅仅使用预测技术,但风控的最终目的是解一个有条件的最优化问题,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使资本回报极大化,因此最优决策才是智能风控的最终表现。”马上消费金融副总经理林亚臣说。

林亚臣认为,预测是决策的一个工具而不能等同于决策,构建更加精准的预测是为了更有效率的做出最优决策。当前,最优化方法和技术在智能风控中的普遍缺失或较少应用是当今中国智能风控的最大短板和较为严重的不足。

智能风控主要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主的技术,因此,数据是最为基础的。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小微企业的数据不完善,或者还沉淀在各平台的数据库中,没有统一的平台将这些数据整合。

对此,捷越联合合伙人、向前金服CRO金可冶分析道,当前我国智能风控的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断层比较明显。银行体系的国有四大行、头部股份制银行及互联网金融巨头等头部企业,因为更重视相关人才的引进以及在智能风控上的投入,所以他们的智能风控水平并不低,甚至有的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除此之外的一大批企业,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企业,智能风控水平还差很多。有些企业大谈金融科技、智能风控,其实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91科技集团董事长、CEO许泽玮认为,我国的智能风控还处于探索+实践的阶段,需要开发出基于更多场景的风控模型,确保风控的安全、高效以及提升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能力。

行业基础设施急需完善

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风控环节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成本高、时效性差、效率低等问题,传统的风控手段已经难以满足个人消费旺盛引发的信贷增长和长久以来被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长尾用户的贷款需求。金融科技极大促进了信贷智能风控的发展,目前贷前审核、贷中监控和贷后管理等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痛点,需要金融科技落地风控环节中以实现智能化,进而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

“智能风控可以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够根据借款人的社交行为、行为偏好、身份信息和设备安全等多方面行为,进行风险评估,找出欺诈者的蛛丝马迹,挖掘其数据的矛盾点和可疑点,识别和预防欺诈事件的发生。”许泽玮说。

金可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智能风控正在向自动化发展,在信贷流程审批中,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替代人工审核,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但要彻底解决贷前、贷中、贷后的痛点,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发力。从微观层面来说,需要更多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征信体系的完善等。从宏观层面来说,是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要不断完善,包括监管设施和监管能力的相应发展。

不可否认,当前由于行业的基础设施还远未完善,智能风控技术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林亚臣认为,在这些基础建设尚未完成之前,有效运用智能风控技术可以部分解决这些问题。如图像识别、区域探测和复杂网络的应用有力地帮助了反欺诈团队及时和准确发现欺诈团伙;构造收入负债模型,可以有助于防范多头共债严重的问题等。

智能技术的尝试和应用越来越多

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监管政策的日趋严格,智能风控被赋予了更多期望与要求。与此同时,当前的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多项利好因素也在推动智能产业发展。

林亚臣认为,中国金融市场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行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监管一致性的逐步落实,使得政策套利空间越来越小;监管对于非法不合规的严厉整顿,是对合法合规的持牌金融公司的重大利好,有利于金融市场向更加理性方向发展;监管政策日趋严格有利于减少金融系统性风险,有利于良币驱逐劣币,使中国金融市场更加健康。在日趋严厉的监管下,对于智能风控也是利好。

的确,监管期望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识别风险、前瞻性地处置风险、及时地化解已出现的风险。而事实证明智能风控技术可以有效的识别风险,设计和实施决策处置风险,也可以更有效率的化解风险。

以向前金服的大数据智能风控平台“听风者”为例:沿着提升“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定价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优质体验能力”,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标准化风险预测与监控体系”的宗旨,两年之间,“听风者”经过两次大的迭代,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全流程风控平台。近期迭代上线的“听风者”3.0,在原有百余家数据源基础上,接入百行征信、上海资信等权威平台,在数据分享、行业秩序共建等方面突破以往困境。同时,3.0版本的“听风者”将传统算法与创新技术相结合,引进知识图谱、随机森林等算法,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借助“听风者”3.0,可对一个借款用户通过上万字段进行交叉比对,提高风控精准度。

无疑,随着智能风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其实际效果的优良表现,越来越多的金融及类金融机构加入了研发和使用智能风控的行列,由此带来更多智能技术的尝试和应用,从而推动了智能风控的发展进步。

“根据智能风控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和金融市场发展需求,可以想象,将有更多的金融公司参与尝试最优决策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今的以预测技术为主的智能风控更加丰富多彩,变为预测技术和最优决策技术同时发展;而最优决策技术为公司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会成为推动智能风控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林亚臣分析道。

责任编辑:王业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