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沧州渤海新区提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05 17:20:2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原标题:沧州渤海新区念好“三字诀 ”提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报道讯(张德兵 刘翔 康立坤 报道) 日前,沧海文化风景区金沙滩运营业绩出炉。据沧州渤海新区文旅办统计数据,仅今年5—7月旅游游客激增,呈现井喷式增长,共接待游客52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230万元,相当于过去“一市四区”文旅产业三年之和。以沧海文化风景区为起点,渤海新区串联带动起整个滨海旅游带建设。

作为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市全域旅游改革示范区,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沧州渤海新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围绕壮大“六大新动能”,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滨海观光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挖独特文化和景观资源,系统打造沧海文化品牌和彰显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精神的文化高地,探索推行“旅游+文化+工业”模式,助力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7月底,全区主要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60多万人次,为去年同期的212.5%;旅游直接收入6357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1.2亿元,均实现翻番增长,旅游业正成为全区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在2019中国优秀旅游品牌推广峰会上,渤海新区获评“中国滨海旅游新兴目的地”称号。

念好“全字决”,在文旅产业布局上做文章,突出全域旅游,按照全域是景区、全域出风景的理念,以“六个一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一个主题”“四色文化”“七大景区”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新格局,一方面遵循“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原则,全面实施“智慧旅游”工程,编制完成了《渤海新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框架方案》,加快实施旅游产业化战略,全力推进沧海文化风景区、南大港湿地、中欧风情园等“七大景区”建设。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滨海渔村游,串联“一市四区”旅游元素,运行了旅游公交专线。同时,坚持把城市当作景区来打造,狠抓主干公路和重点景区、节点城镇连接线的草花种植、植被恢复和民居美化,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庭院建成小景点,形成了“城市即景区,生活即旅游”的城市景观。

念好“品字决”,在旅游精品打造上下功夫。立足打造旅游精品,加速建设一批质量高、业态新、体量大的重点旅游项目。作为省市重点项目、全省十大旅游投资项目,沧海文化风景区建成并投用了国内最大的人工内海和人工沙滩。自去年金沙滩景区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同时,全力推进神华黄骅港务公司、沧东电厂、中铁装备公司、鑫海化工等规模企业开展工业旅游,特别是以储运煤炭为主的黄骅港神华港区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推进生态港口建设,通过压舱水回收,建设了人工湿地及工业旅游绿色观光通道。今年7月15日,沧州黄骅港工业旅游景区(包括煤炭港区景点和海水淡化景点)通过国家3A级景区验收,成为沧州市首个工业旅游景区。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景点21个,其中国家3A级景区5个,2A级景区3个,正申报4A级景区1个。

念好“优字决”,在景区功能完善提升上出实招。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做优环境,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一方面,出台了《渤海新区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强化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中、小企业和民营社会资本融入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在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的同时,发挥央视宣传优势,广泛宣传推介渤海新区全域旅游。此外,完善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依托沧海风景区、贝壳湖景区,正加快建设沧海度假酒店、沧海商务酒店、全域旅游智慧服务中心、新客运站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谋划建设自行车馆、室内网球馆、沧南山滑雪场、河北海洋科普馆等旅游配套设施。第四,充分挖掘海洋文化,围绕“欢乐沧海游”主题,举办了全民健身龙舟赛、消夏晚会、“沧海梦,摩游行”“c o s p l a y嘉年华”、“美食啤酒文化节”等活动,不断激发旅游产业新活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王业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