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德兵张润增报道)日前,总投资6.2亿元、年输送能力达1600万吨的黄骅港综合港区、散货港区带式输送机管廊工程一标段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具备运营条件,已正式投入使用。
据悉,通过带式输送机管廊运输,将有效解决港区汽运短倒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减少汽运矿石造成的扬尘污染,并将有效缓解港区疏港压力、减少公路损坏并有效减少公路维修、交通指挥所需的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的投入,同时大大节约渤海新区企业的物流成本和组织成本。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综合港区
地处环京津、环渤海战略交汇处的沧州渤海新区,近年来持续优化配套设施,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创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以“油头化身轻纺尾”的总体思路,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京津冀产业聚集新高地。
完善配套设施打好京津冀企业承接基础
作为河北省重点打造的沿海率先创新发展增长极,沧州渤海新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合作发展、“一带一路”开放发展、河北沿海率先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五大机遇”,不断优化制度和政策环境,完善沧州渤海新区配套措施。
在交通方面,沧州渤海新区投资500亿元建成的黄骅大港已建成20万吨级航道和3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原油、液体化工、LNG等一批专业码头正在顺利推进,吞吐量跃居全国主要港口第12位,世界规模以上港口第18位;石衡沧港城际铁路获批建设,“九路三互通”快速推进;中捷通用航空机场建成投用,二期项目获批等,促成“海公铁空综合立体集疏运体系”,成为拉动冀中南、服务京津冀、辐射中西部的重要战略区域。
为完善要素支撑,优化基础设施配套,沧州渤海新区始终坚持将“九通一平”作为硬指标,水、电、路、气、讯、供热、蒸汽、海水淡化水等配套功能完善,确保项目来了就能落下。仅2018年,就推进实施了总投资431.9亿元的157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做好危废处理 免除企业后顾之忧
2012年以来,沧州渤海新区紧抓“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的契机,以“油头化身轻纺尾”的总体思路,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物料闭路循环、副产品综合利用、废物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体系。
沧州渤海新区循环经济促进中心
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石油炼制及烯烃产业链、石油炼制及芳烃产业链、浓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和煤化工产业链为主导的4条主要产业链,此外还构建了粉煤灰、电石渣、钢渣开发新型建材,PVC、TDI液氯循环利用等一大批循环项目。企业之间互为原料供应商,生产资料循环利用,暨减轻了环保成本,又节省了一大笔运输费用。
在化工企业最关心的危废处理和环评安评方面,沧州渤海新区两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5万吨,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法国威立雅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可处置危废种类达30多种,年处理能力6.3万吨。
改革行政管理创造优质营商环境
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促成企业积极入驻,沧州渤海新区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创造了平均2.5小时办结的“渤海新区速度”,落实领导包联制度,建立企业家直通车制度,创立“月评窗口单位,季评职能部门”的“双评”机制等,创建优质营商环境。
坚持全方位服务,全要素保障。沧州渤海新区全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生活、子女就业就学、创新创业等方面问题;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畅通融资渠道、设立7支产业基金、设立奖金鼓励企业上市等措施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保障发展资金需求;通过加强与京津及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对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进高端人才团队和先进技术成果,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推进景区建设,扮靓企业职工休闲时光。
沧州渤海新区行政审批局
不仅如此,沧州渤海新区还着力优化制度和政策环境,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政策基础上,又出台《树立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若干规定》,从高质量工业项目、外资项目、集装箱集疏、科技创新、科创成果转化、企业上市、高层次人才奖励等17个方面直指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为企业投资解除了最后的顾虑。
如今, 沧州渤海新区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面积最大的开发区,先后入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成为中国石油化工(沧州)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河北省医药产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正着力打造京津冀产业聚集新高地。
责任编辑:王业环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