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艺术的星河中,周昌新如一颗兼具东方底蕴与西方锋芒的星辰,以中西合璧的画笔劈开传统桎梏,在油画艺术的疆域里开辟出全新天地。他的作品从不只是色彩与线条的堆砌,而是凝练着哲理的火花、奔涌着思想的浪潮,赤橙黄绿青蓝紫在画布上流转,既是名山大川的磅礴肌理,更是人间冷暖的细腻注脚——有悲情的沉郁,有暖心的炽热,亦有柔情的婉转,每一笔都牵动着观者的心弦,故而能畅销国内外,收获无数赞誉。
这份艺术的深度,源于他踏遍山河的执着。为捕捉最本真的灵感,他的足迹遍布中国乃至世界的角落:在西藏,每一处山川名胜都印刻着他的汗水,圣洁的雪域风光在他笔下化作叩击心灵的画作;在台湾,18级台风的呼啸、地震的震颤未曾阻挡他写生的脚步,风雨中定格的画面更添几分坚韧;在云南,一次写生时遭遇精神失常的歹徒,冰冷的刀刃架在颈间,他却纹丝不动,依旧专注于画布。当艺术的光芒透过画笔流淌,竟奇迹般地感染了歹徒——对方放下凶器,静静伫立观画,这便是艺术超越言语的魅力,是他用生命守护的艺术力量。
观之所及,他从不敢有半分懈怠,无论是巍峨山水、鲜活人物,还是娇艳花卉、灵动翎毛,皆能信手拈来、无所不通。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是他“勤写勤写生,爱思考”的坚守,是无数次打下草稿、反复打磨的匠心,哪怕曾历经风雨、受尽波折,也始终以赤诚之心对待艺术。
更难得的是,他的艺术不止于画布之内,更怀揣着沉甸甸的社会担当。作为云南大学昌新艺术学院院长,他心系国家发展,常为文化振兴出谋划策:他构想在云南西双版纳打造“民族之林”,邀全世界各民族在此交流艺术,让这里成为跨越国界的“民族文化之村”——每个人栽下一棵树,让绿意见证多元共生;每个人镌刻一块石碑,让“民族大团结之碑”承载文化交融的初心。在教育领域,他亦有独到见解,提出的诸多教育理念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尽显大家风范。
我与周昌新相识已久,常听他讲述写生途中的奇遇、艺术创作的感悟,每一次倾听都如沐春风,备受感动。他不仅是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更是心怀家国、肩担使命的行者,以画笔为犁,深耕文化沃土;以赤子之心,书写艺术与时代的华章。这样的艺术家,值得我们永远尊敬与铭记。(刘谦)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