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州相城城市音悦汇北桥专场的喧嚣渐渐沉息,蓝·和风冶长文旅街区的烟火气却愈发鲜活——荣界·云间室外小花园的余温漫开,淌向文旅街区的青砖黛瓦,也晕染着冶长泾畔的晚风。8月16日晚,港乐经典以鲜活敞亮的姿态,接过了昨晚“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折子戏悠扬婉转的戏腔余韵,让流行音乐悠扬的旋律,在街区的角落不断回响绕梁。
作为北桥文旅融合的“活力引擎”,蓝·和风冶长文旅街区从不缺故事:苏喜手作糕点延续着苏式味道,蓝可咖啡紧跟着时代风向,古老印章诉说着历史变迁,民族乐器流淌着江南情调……而当《月半小夜曲》的前奏从荣界·云间室外小花园响起,整个街区便成了“可触摸的文化现场”。
而这,正是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奇妙之处:当老歌遇上烟火气,当经典撞上年轻态,街区不再只是打卡地,更成了情感共鸣的容器——有人为寻一首歌而来,却意外爱上了冶长泾畔的晚风;有人为街区驻足,却被旋律勾回了二十岁的夏天。
这场港乐盛宴,接过了“茉莉花开”文化惠民的接力棒。就像4月的草坪音乐会浸染冶长泾畔的草坪,7月的老歌会走进村头巷尾,这一次,《海阔天空》的沙哑、《终身美丽》的温柔、《友情岁月》的情谊、《我只在乎你》的爱情、《17岁》的青春,同样是“以文惠民”的另一种模样。
用心的演绎、温馨的场景,让文化在这条街区的烟火中扎根。年长的说“回想起了年轻时追港星的日子”,年轻人笑“原来陪伴父母成长的歌也这么好听”,孩子们追着旋律肆意奔跑。音乐的能量,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激荡起跨越时间的情感共鸣。
当《约定》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或许有人会留在街区的夜市里,就着余韵喝上一杯醇香的咖啡;有人会在朋友圈发一段合唱视频,配文“原来快乐可以这么简单”。这便是文化的魅力:一首歌装点一条街区,一段旋律温暖一群人,而那些藏在老歌里的热爱,终将让蓝·和风冶长文旅街区成为更多人“想再来一次”的地方。
无论是带着磁带记忆的长辈,耳机里藏着港乐的青年,还是被歌声吸引的孩童,来过文旅街区,便知“戏韵北桥 风情冶长”的深意。
我们与蓝·和风冶长的约会,始于一段戏、一首歌,却远未结束。这段缘分,或融入河畔的流水中,或沁进脚下的青砖里,未完待续,还等你来。(相北宣)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