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文明之光》,目光悬停,景色舒展。那片青蓝并非平滑铺陈,而是在厚重的堆积处形成幽邃的漩涡,在深渊里沉浮。那抹朱砂红则更具侵略性,它冲破底层,以嶙峋的姿态隆起,锋利如冷却的熔岩断面。下方凝固的色层被犁开,翻卷起湿润的、尚未干透的赭石,隐约透出土色的喘息。一抹明黄从青蓝深处渗出,宛如迷途的光在回廊间追逐自己的尾巴,上演着画布上自在漫游的游戏;点点飞鸟则如在暗影中划桨的船,运送着文明的印记。
远观《文明之光》,退后数步,混沌初开。奔涌的色彩挣脱了细节的桎梏。似未驯服的溪流,活泼泼地蜿蜒流淌。那些青金石蓝与朱砂红,并非静止的色块,而是在永恒中被撕下的残片,在薄暮里静静地、轻轻地漂流。在地与天的边缘处,沟壑垂坠、油彩浸润,形成欲滴未滴的饱满弧度,如同伤口在缓慢愈合;在水与火的衔接处,不同的美丽交互、渗透,晕染出无以名状的地带——那是唯有画布才能孕育出的第三种色彩。
静观《文明之光》,凝神屏息,时间折叠。洪荒初民仰望的星子、敦煌写经生袖口沾染的松烟、乃至尚未建成的高塔折射的虹影,都在此相遇;所有时代的光,都在此依偎。那靛蓝天幕上浮动的,岂止是云气?分明是青铜庄严的纹饰在烛影里游移。粗砺山峦肌理间回荡的,何尝仅是笔触?更是千年麻纸上墨迹未干的呼吸。此刻所见的一缕微光,或许正是远古观星者眼中熄灭的余烬,被黑暗悉心封存,再被画家重新点燃。
动观《文明之光》,目光游弋,流光陆离。要有光,它从不宣告真理,只是耳语呢喃;要有光,它狂奔着创造了我们存在的瞬间,又旋即轻盈跃起,将沉重扬弃,徒留我们凝滞的身影,在空茫中追逐那火光的尾迹。过去与未来紧紧环抱——集气、积气;窒息、止息——而画家以浓厚的油彩奋力破笼而出,任其漫过今夜的群山与层云,如无数溪流最终汇入天海,形成无声的轰鸣。我们仰望,光芒在画布上停留又欢腾,于此迸裂;我们俯身,文明在历史中懵懂而勃发,于此诞生。(周莺灿)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