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吐鲁番西旁景教遗址:历史瑰宝与现代探索

发布时间:2024-10-30 20:34:5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10月17日,我飞往西安西北大学出席第四届丝路散文盛会,10月19日乘九元航空从西安直飞吐鲁番,出席当天在吐鲁番博物馆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山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吐鲁番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山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吐鲁番市文物局、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34所国内院校及研究机构,以及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德国勃兰登堡科学院、东京大学、比萨大学等13所国外院校及研究机构的56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此次研讨。

刘文锁教授主旨发言 丁瑞琪 摄

本次研讨会将共同分享景教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景教史研究新进展、景教文献研究、景教图像研究及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等最新成果。整个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以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考古新发现这一独特视角,搭建起景教研究领域交流的坚实桥梁,深化中国景教历史文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同时,期望通过研讨会共同推动景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升吐鲁番在全球范围的学术影响力与知名度。吐鲁番盆地的任何考古发掘,历年来均被中外专家、学者看好,正因为这块盆地在历史上就是多元文化特色的集散中心,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充分体现了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内涵,无数被岁月深埋沙土里的民族记忆,虽然早已经被时间打磨得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却又真实地保存了大量的纸质、丝织、毛织品,以及独具特色的建筑遗址、墓葬形制、壁画残件、民间工具以及生活杂物。为撰写此文稿,我特地采访了多年的好兄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刘文锁教授,刘先生是本次西旁景教寺院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领队,他向我讲述了许多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历史信息和采集到的文物种类。

2023年8月第六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我还以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身份,亲临他们的考古发掘现场看望慰问大家。从刘文锁领队处,我了解到西旁景教寺院遗址位于吐鲁番高昌区葡萄沟街道达甫散盖社区北面的一座丘岗上,清末以来曾遭受德、俄探险家及当地人的盗掘,当时根据发现的一批古叙利亚文、回鹘文等文献,被推定为中古时期的基督教遗址。这处遗址的比定,是2004年11月李肖、张勇、王丁等根据德国吐鲁番考察队的资料完成的。2014年,该遗址被列入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其命名为“葡萄沟西旁景教寺院遗址”。2021年9月-11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合作,申报了该遗址的考古发掘项目。该项目亦是中山大学与新疆大学共建“新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项目。西旁景教寺院建筑遗存分岗顶和岗坡两部分,当年就完成了对遗址岗顶建筑的全面揭露,确认了该遗址曾长期作为景教寺院使用,初步探明了寺院布局、年代及改建过程等,出土了一批古叙利亚文、回鹘文等文书残片及壁画残块等文物。

遗址所在山丘呈不规则圆形,顶端比较平坦,南面通过一条狭长的山梁可达火焰山山脚。西坡较陡峭,北、东比较平缓。在分别拍摄于1905年、1909年的照片中,显示出北坡外的洼地上有密林和水池,以及建于此洼地北面台地上的一座可能是佛堂的圆顶方形建筑。此外,自葡萄沟口至桃儿沟的山岗和沟谷分布有一些佛寺遗址。相关人员据勘测,山岗地表存有遗迹的区域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40米,遗迹为矗立于地面上的不同建筑物墙体,以土坯砌筑或垛泥构建。岗顶部分是遗址的主体建筑所在,其地表面当年构建时做过平整处理,在地面露出的墙体显示为南北并排的三大栋房屋建筑组合。岗坡建筑集中于东、北两坡,依地势分层修建,现存两层修建的平台,地面露出若干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的墙体。遗址区及附近地表散落了大量的夹砂红陶、灰陶片及青砖块等遗物。陶片器壁较厚,多为大型罐、缸类容器残片。

相关资料显示,在2021年科学发掘之前的历次盗掘中,值得注意的是1905年6月第二支德国吐鲁番考察队的盗掘,以及1909年6月俄国奥登堡探险队的访查。从他们当年一些不完整的记录记载,德国吐鲁番考察队的成员巴图斯(TheodorBarthS,1858-1941年)曾挖掘出西旁遗址的许多用古叙利亚文、中古波斯文、粟特文和回鹘文等书写的景教文献,但对遗址的发掘记录十分粗略,因而在后来刊布的文书释读著作中无法将文书的出土地还原。一直到2021年科学发掘时,发现了19世纪末出产的印有俄文的火柴盒,还有匈牙利文的报纸或书页残片、烟头,以及民国时期日本产的铅笔,印证了遗址遭探险家盗掘的情况。此外,遗址中广泛存在盗坑或扰土说明自清末至本世纪,对西旁遗址盗掘行为多有发生,从而对该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据刘文锁先生介绍,2021年的考古发掘基本完成了岗顶区域建筑的全面揭露,出土文物除了各类文书残片、壁画残块及陶、木、铜、铁、织物等重要文物千余件。再次确认西旁遗址景教寺院的性质,并初步判断其至少存在三期以上使用过程,可能始建于唐,主体年代为高昌回鹘时期。此遗址的系统发掘对于研究古代西域多元宗教与文化交流、景教研究史、西域语文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在现场调研时,看到我们的男女大学生,他们作为考古队员,个个都是灰头土面的,火爆的热浪、尘土扑面而来,四周找不到一棵树,要喝水得步行至坡下的临时休息地。八月吐鲁番盆地的热情,虽然已经是下午了,但在没有任何树荫的岗顶上劳作,那种煎熬般的滋味,一般人是无法忍受的。没有汗水是因为汗一出就被蒸发了。当时在现场看得我热泪盈眶,许多小年轻和我儿一般大,他们谁不是父母掌上的明珠,却仍在考古工地干着。这个季节人在岗顶发掘,寒风瑟瑟,令他们冷得无处躲避,蹲在地下埋头发掘,冷得手发抖,连手铲、刷子都拿不住,这是一种何等坚强的意志力啊!他们就是我们共和国最年轻的一代考古人!他们中包括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导师,大家都一样,没有他们忘我的付出,哪来这一次吐鲁番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丰硕成果?

闭幕式 丁瑞琪 摄

当然,这其中更应该感谢吐鲁番市委、市政府对考古事业的关怀与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从各个层面进行协调处理,力争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工作。吐鲁番市文物局负责同志说得好:“我们这次会议开得这么成功,没有自治区厅、局领导作坚强的后盾,没有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哪里来这么大的场面,请来这么多国际机构的大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究其成果!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持。”讲得太好了!市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中所有的文博工作者,大家都是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方才收获了这么多精彩的研究成果!脚下的路还很长,吾辈还需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好!(丹青)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