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新质新知·设计创新与高质量发展——AIGC背景下艺术设计国际会议”在浙江省杭州三台山庄顺利举行。此次会议由浙江科技大学主办,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浙江科技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科技大学“艺科融合·五育并举”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建筑、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Tsai Lu LIU,Mind Makers联合创始人兼学术总监Ola HANDFORD,台北科技大学教授曾俊儒,上海艺凯设计有限公司(GK上海)董事总经理、GK设计集团国际事业推进负责人长田喜晃,德国柏林媒体设计学院教授Christian MALTERER,国际丝绸联盟秘书长、《丝绸》杂志社社长李启正,教育部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冯信群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大学孙守迁教授等专家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郑林欣院长主持。
浙江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其朋在致辞中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向与会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介绍了浙江科技大学及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的基本情况,对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多年来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希望专家们通过对AIGC技术如何赋能设计学领域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寻未来设计学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路径,为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解决方案。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建筑、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Tsai Lu Liu的讲座以“面向非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思维教学”为题,结合他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法国SKEMA商学院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介绍了向法学专业等非设计专业学生教授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分析了近年来AI技术的发展对非设计专业学生开展设计活动的赋能作用,主张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基于设计思维的训练变得尤为重要,是现今一切设计实践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Mind Makers联合创始人兼学术总监Ola Handford以“人机协作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作了讲座。她强调:“激发创造力和孕育伟大创意依赖于人类的深度工作,而人工智能虽能提供辅助,但创意成果往往趋于平庸。”因此,她提倡采用“AI+思维”模式,将AI视为思维伙伴和沟通伙伴,并将其充分融入日常工作。Ola 总监指出,AI在职业道德、创造力、协作、交流、批判性推理及对设计背景的理解等方面均展现出重要价值,应该被关注和研究。
台北科技大学曾俊儒教授以“医疗设计:为中风患者打造智能产品与服务”为题进行了演讲。曾教授从医学设计角度分享了跨学科研究的思路,经由以使用者为中心研究核心精神,开展医学与设计跨域研究推导创新医疗保健的智能产品与服务开发的作法。演讲内容中展示了实验室开发智能医疗系统导入应用在临床上的成效及创新成果,包括完善远距离智能康复生态系统。其设计结合各类最先进智能技术与研究理论,应用于发展智慧医疗产品或服务、管理策略、人因工学等多个方面。曾教授团队以设计交叉医学、计算机、电子技术等不同领域,达成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医疗保健的应用等实验室研究成果。
上海艺凯设计有限公司(GK上海)董事总经理、GK设计集团国际事业推进负责人长田喜晃作了题为“设计的本质价值”的讲座。他回顾了GK设计集团72年的设计历史,分享了集团的设计产品,涉及到列车、摩托车、游轮等交通工具设计,还有环境设计、交流互设计、医疗设备设计等设计工程项目。在世界各地GK拥有全网络据点,与中国企业合作30年,其企业理念认为设计的本质价值在于“物中有心”,强调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设计中共益共融的作用。在社会设计课题方面,长田先生指出GK的设计使命在于“捕捉事物的本质属性,创造人类生活的安全和便利,激活社会资源推动设计转型。”
下半场会议由浙江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宋眉主持。
德国柏林媒体设计学院Christian Malterer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文化”为题,分享了德国柏林媒体设计学院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学生拥有独立完成数字媒体作品的能力,包括对AI设计软件的熟练掌握能力。他指出,人的创造性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取代的,人类需要对未来的忧患和弊端采取可预见性的应对方案。设计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创造、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空间交往形态尤为重要。设计师不仅要应用工具,还要真正了解人们的需要,才能应对挑战。
国际丝绸联盟秘书长、《丝绸》杂志社社长李启正以“丝绸之美 美美与共——《丝绸》期刊的设计转型之路”为题,从丝绸与人类文明、丝绸与中华文化、丝绸与世界文化展开,分析丝绸作为延续千年的顶级奢侈、惊艳世界的东方时尚、乡村振兴的绿色产业、联结世界的纽带桥梁的物质意义与文化价值。李社长介绍了丝绸期刊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方式,利用AI工具做期刊的数字推广、数据画像提炼、关键词抽取程序,期刊校对辅助、传播矩阵探索、技术科普工作、AI数字虚拟人期刊摘要介绍、期刊的知识化服务以及用AIGC大模型训练的翻译系统建构等,在产业界和学术界得到了高度认可。
教育部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东华大学冯信群教授分享了题为“AI时代的设计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的讲座。冯教授指出:AI重塑了生产模式、服务模式及思维模式,同时也带来了伦理、法律等方面的挑战,并给设计师带来了新机遇。他认为“新质学习力、新质创新力、新质技术力、新质审美力、新质协同力、新质规范力”的新质生产力必须要转为新质设计力,同时强调在AIGC时代背景下,科技、人才、创新需要深度融合,让艺术感知生活日常,用智慧激发新质力量。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孙守迁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文旅新场景与新业态”的讲座。他从“趋势”“赋能”“业态”等方面展开,认为AIGC本质上是一种AI赋能技术,能通过其生成能力泛服务于各类内容的相关场景及生产者。同时,他强调AIGC+AR/VR的深度结合,助力数字文旅,从而实现数字创意产业价值。
最后,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詹俊书记进行会议总结。詹书记指出本次会议对于人机交互驱动赋能设计有了全新的系统化认知,对设计应用和学术研究带来了启发,也为浙江科技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提供了思路。(任敏 张沛麒)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