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

南京师范大学:烛光润心深访丁西村,农民夜校摹画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4-08-23 13:02: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13日,为深入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烛光润心振乡魂”——烛光夜校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西村,探索农民夜校成为优化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激发乡村活力的新引擎的具体路径与实现方法。

实地调研:洞见丁西文化盛景

丁西村,一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田野,拥有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线上调研,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这里曾举办扬剧下乡、爱在七夕、村庄清洁日、民乐共赏等一系列深受村民喜爱的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丁西村在农民夜校建设上的深厚底蕴。走进丁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民夜校蓬勃发展的“三大法宝”——基层党政干部的坚实引领,宽敞明亮的公共文化空间,紧贴民需的夜校课程设计跃然眼前,为实践团提供宝贵的学习样本。

通过丁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的宣传栏,团队成员了解到,丁西村针对村民的不同需求,将所有活动分为八类,分别是理论宣讲、文化文艺、阅读推广、扶弱助困、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医疗健身、志愿服务。每一项活动都与当地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紧密相连,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

丁西村团委书记刘书记还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丁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设的活动室。这里有琳琅满目的书籍,免费供给青少年借用阅读;有多把免费使用的按摩椅,供村民们休息放松;有乒乓球桌、台球桌等,为村民们的娱乐生活提供多种选择。

丁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郑洁 供图

深度对话:共谋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进一步挖掘丁西村农民夜校的成功秘诀,实践团邀请到丁西村党委书记沙书记及团委书记刘书记进行专访。在访谈中,沙书记分享了开办农民夜校的初心与愿景,而刘书记那句“我们想真正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的深情告白,更是触动了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弦。双方就农民夜校开办的经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实践团后续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实践团与丁西村基层党政干部进行访谈。郑洁 供图

农民夜校的开展不仅需要基层党政干部的支持,更需要紧紧依靠农民群体的切身需求。刘书记提到:“农民的精神文化活动其实是十分匮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很想参与一些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通过创新开展活动,链接资源,我们丁西村也就有了农民夜校这个平台。”

在谈及开展新时代农民夜校面临的挑战时,刘书记提到了包括农村资源匮乏、教学主体缺失、农民参与度不高等在内的多种阻碍,为实践团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展望未来:共创乡村振兴新辉煌

经过此次探寻之旅,实践团深刻认识到,农民夜校作为连接政府与民众、传统与现代、知识与实践的桥梁,贴合基层生活、符合基层实际,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

丁西村的成功实践,不仅展示了新时代农民夜校的潜力,也揭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资源分配不均、村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烛光润心振乡魂”——烛光夜校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合影。郑洁 供图

展望未来,实践团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精准的农民夜校发展模式。实践团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加强资源联动,推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向农村一线倾斜,确保夜校教育能够得到充分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农民夜校的教学质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民夜校的建设,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合力,共同推动农民夜校持续健康发展。让大家携手并进,在这条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之路上,共同书写农民夜校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未来的乡村,定将因农民夜校的蓬勃发展而更加美好!(南京师范大学 金牧坤 王悦 郑洁)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