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解放寻迹 铸芯红岩”实践团以寻迹江苏大地的红色记忆为主题,走遍江苏各市,通过拍摄剪辑、网页研发,将江苏大地上红色历史脉络进行可视化呈现,吸引更多人认识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红色基因 重走历史足迹
本次实践活动中“解放寻迹 铸芯红岩”实践团在江苏各市开展红色研学,以各地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等处作为切入点,对江苏十三市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访,将一个个感人故事整理成文稿。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中的国家一级文物“一根竹竿”、江阴军事文化博物馆“渡江第一船”、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京电号”小火轮……在了解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时,实践团成员文维说:“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胜利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人民心之所向,胜利是必然的!”
酷热的天气难掩队员们的热情,“革命战士的艰苦与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我们应珍惜当下,面对困难时以他们的精神为动力,积极建设更美好的未来。”队员黄宁远感慨道。
讲述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践,团长王雪丹倍受感染,更希望将革命精神、军民故事传递给更多人,在她的带领下,队员们将一个个感人故事整理成文稿,拍摄剪辑成解说视频进行成果展示。《一封家书》《大辫子姑娘》《渡江第一船》……一个个红色视频在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收获了大量点赞。陈晨老师非常欣慰,“希望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胜利的必然性,坚定历史自信,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专业融合实践 可视化呈现历史记忆
实践团希望将江苏大地上红色历史进行可视化呈现。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资料整合、拍摄剪辑、网页研发,成功上线“解放寻迹”红色研学网站。网站包含了战役简介、革命故事、视频解说多个板块。负责网页开发的党员张佳琪在网页完成后兴奋地说:“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更多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网页了解学习江苏各地的红色历史,传播红色文化。”队员袁永杰也表示:“我们要将红色记忆和红岩精神化为前行动力,激发学习热情,提升自身能力,勇敢迎接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陈晨 黄宁远 袁永杰 鲁冰怡)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