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刺破“网红儿童”面纱,警惕“啃小”之乱象

发布时间:2024-08-22 16:39: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和短视频用户规模的增长,未成年人与短视频的接触程度也显著提升,由此出现了短视频领域中的“啃小族”现象。在一些“网红儿童”的背后,是“啃小族”在操纵未成年人达到自己牟利的目的,“啃小族”的这种行为不仅违反公序良俗,严重者甚至触碰法律的红线,亟需有关部门进行预防和规制。

为了进一步了解专业人士对“啃小族”的看法以及实务中的相关工作经验,2024年7月25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曦光照耀、卫童权益”短视频领域“啃小族”现象实践调研团邀请到江苏榆和律师事务所的卢律师进行相关的实践访谈。访谈内容分别围绕“网红儿童”现状、预防、规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具有极大的实践借鉴经验和学术探讨价值。

针对当前的“网红儿童”现状,卢律师表示需要辩证地看待“网红儿童”这一群体。他认为目前短视频平台中的部分“网红儿童”的账号确实会利用未成年人的影响力去带货赚钱,但并非所有的账号都是以牟利为目的。此外,卢律师表示以记录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借此增加家庭收入的这种行为不属于是牟利行为,基于此,他认为对于这个“啃小族”是否牟利需要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相关权益是否遭到切实侵害来判断。

就“啃小族”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危害,卢律师认为主要表现在人身和心理两个方面。人身方面,拍摄短视频确实会挤占儿童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从而可能会不利于儿童的正常发育和学习。心理方面,一些剧本痕迹较重的视频不利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会形成一种揠苗助长似的损坏。

关于如何预防和规制“啃小族”,卢律师表示这需要家长、平台、公安、妇联等多主体形成社会合力,一切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他认为家长作为监护人需要尽到监护和保护的职责,需要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肖像权、心理健康等不受侵害,在未成年人权益受损时,也要及时采取措施消解未成年人受到的伤害。此外,平台需要尽到监管责任,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王蒙)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