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未成年人引流带货,不一定会必然地导致未成年人权益受到损害,比如如果是合理的运用的话。但是这种引流带货的行为确实存在潜在的风险和隐患,需要人们去高度的重视。”江苏省南通市任港街道社区治理服务中心的妇联对接部门对工作人员蒋女士在日前与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成员交流时表示。
随着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不少人被吸引加入拍摄行列中,其中也包括许多未成年人的父母。他们利用自己的孩子,分享孩子的日常,引流带货,获得大量的关注。表面上儿童网红获取知名度,父母获取相应回报,观众找到自己喜欢看的视频,是一件互利的好事,但是在这些短视频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家长利用未成年人进行牟利和实现商业变现的现象,这极大可能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样的现象社会该如何认定、它对大众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带着这样的疑问,本实践调研团有幸邀请到蒋女士,了解以妇联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对相关现象的看法。
正如蒋女士所言,通过未成年引流带货未必会成为所谓的“啃小族”,二者之间的一大区别便是是否进行牟利。而这一界定的标准,蒋女士认为其实是有许多的,为了让成员更好地理解,她以获利数额为例:“如果一个获利数额超过了正常范围,而且无法合理解释其来源和途径的时候,就可能要考虑他的获取利益手段是否正当了。”蒋女士还提到了视频内容的识别,强调剧本、价值观正确与否的判断也是牟利界定的重要标准。这些因素丰富了成员的认知,也为实践团对标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诸多帮助。
对于儿童网红对未成年人观众和社会的影响问题,蒋女士也表明了她的看法。蒋女士从未成年群体和整个社会这两大主体分别讲述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她认为大量未成年网红的出现极大可能导致一些未成年观众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或过度沉迷网络,对网红儿童本身不仅仅是身心健康的危险,还有隐私泄露、侵占学习时间等其他问题。另一方面,当网红被当作成功的捷径,社会将会不再以脚踏实地为荣,浮躁之风盛行。这些不利影响都在警示着成员,规制相关现象的重要性。
但如何规制,现阶段据前期实践团调研,我国大多时采取的是平台封禁账号。但据蒋女士分享,受到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诸多因素影响,平台监管困难重重,平台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也会导致监管不力。“我认为就是封禁账号这种规制方法是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遏制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而且对违规者形成有效震慑的,但是封禁账号,也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一定局限性的。”蒋女士认为,想要更彻底地规制这一问题,还是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更多主体的介入。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蒋女士所在的部门尚未接触过相关案例,没有相关的实践经历,但她表示未来会加大此类宣传力度,防范于未然如果未来出现此类工作,一定会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积极解决此类案件。
此次调研,实践团收获颇多,对短视频领域“啃小族”的界定、规制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少年的肩上有清风明月和国家担当,挑起时代的脊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可谓是每个人的责任。在未来,希望这些实践成果可以未相关现象的治理,为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茁壮成长保驾护航。(毛宇虹)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