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

社会实践|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文化礼堂助力乡村振兴,墨香诗韵共筑共富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13 15:18: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深入了解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的乡村文化建设,总结新农村“文化治村”的新经验、新路径,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墨香诗韵,雅韵村情——探索古韵诗词铸就乡村共富之路”实践团队结束在光明居和齐贤村的调研,于8月12日前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亭山桥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实地调查。

团队成员在亭山桥村委员会实地调研时的合影

在正式展开调研前,团队成员集思广益,从“文化空间建设与利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策略、文化主体与文化发展、政府政策管理、文化与经济”五个角度出发,制定了一份科学、详细的访谈提纲。上午,实践团队来到柯桥区马鞍街道亭山桥村委员会,四位成员按照分工负责相应访谈内容。妇女委员和文化管理员陈吉琴女士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亭山桥村现有的各种文化建设成果的历史溯源和建设思路:“2017年绍兴市委组织部提出创建‘五星达标,3A争创’的美丽乡村,这是美丽乡村政策第一次有一个细化的概念出来。按照这一标准,亭山桥村上下同心协力,在概念提出的当年就集齐了五颗星,并且再接再厉于2018年做到了3A。”谈及亭山桥村内部现存的村东宋酒窖、改造后的美女山和老山海小学等文化建设成果,陈女士在肯定亭山桥村文化建设走在前列的同时,也承认建设初期的困难重重,“2013年村委初步有了‘建造第一个村级文化广场和文化礼堂’的构想,是全区第一个落实这一概念的。主要措施一个是拆除办公楼,另一个是拆除违章建筑。在拆除过程中肯定有老百姓的抵触情绪,我们也很理解,在前期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访谈接近尾声时,陈女士也表达了她对更多优秀人才走进基层的认可:“‘网红村’具有偶然性。我想我们不会为了网红而网红,但是欣赏和期待年轻力量的参与。”

亭山桥村委员会妇女委员和文化管理员陈吉琴女士在接受访谈

团队负责人王航铭表示:“亭山桥村在文化礼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他们的文化礼堂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场所,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亭山桥村通过拆除办公楼和违章建筑,不仅清除了文化建设的障碍,也改善了村庄的整体环境。这次调研,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化礼堂在乡村共富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同时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年轻力量的参与。亭山桥村‘文化治村’的成功,离不开年轻干部的辛勤付出。我们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文化礼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总结出更多具有推广价值的新经验、新路径,为乡村的全面振兴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朱丽颖 王航铭)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