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时节,赴温州学习考察,有感于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填词弘之!
白鹿衔花,捎来祥瑞,东瓯佳处开元。楠溪雁荡,秀水近奇山。王谢旧时遗韵,唱南戏、五马滋繁。永苏合、文林尽瘁,致远刻碑缘。
取经南去疾,挑灯夜问,喜获良言。探园路、嘉坊贾旺人喧。数字赋能得地,优产业、擘画新篇。温州看、笃行不怠,天下敢争先。
注释:
1.按《钦定词谱(晏几道体)》、《词林正韵》倚声填词。
2.“东瓯”:温州古称东瓯,太宁元年(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上元二年(675年)始称温州,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楠溪江在永嘉县境内,东与雁荡山毗邻。
3.“王谢……南戏……五马”:据《温州府志》载,王羲之、谢灵运都担任过永嘉郡太守。王谢两大家族最出名的两位人物,都有过治理温州的经历,温州还曾建有“王谢祠”。温州是中国“南戏”的故乡。南戏在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南戏是以宾白和曲牌联套相结合、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早期戏剧表现形式。南戏产生后,很快向南北流布,衍变为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四大声腔”,影响直达元明清乃至今天。五马街是古城繁华地,因王羲之乘五马出行而得名。
4.“永苏……缘”:永嘉人王致远,南宋著名教育家,在苏州任浙西路提刑时,刻制《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三碑,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经历了760余年后至今尚存,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人文林,明四家文徵明之父,成化八年(1472)进士,初知永嘉县,复起为温州知府,卒于任所,家无余财,士民厚赙葬仪,其子文徵明坚辞不受,温州人特为建“却金亭”。
5.“探园路”:夜晚参观温州展示馆,到温州城市更新亮点禅街、五马街、公园路等实地考察调研。
6.“数字赋能得地”:指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数据得地”工作。(新东)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