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才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关乎着企业的发展速度,而企业的发展速度又取决于企业人才的高效性和先进性,因此,一定要加强人才与科技的融合。在经济新常态下,不仅要求人才拥有足够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还要求人才能够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等科技力量,予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需求。为此,应该加大政府投入,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强对社会上各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各培训机构能够在满足人才发展以及人才和科技融合的基础上,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培训,进而有效促进人才为企业发展甚至整个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在人才资源管理中贯穿“以人为本”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是作为发展的主体出现。人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所以企业的发展要以员工发展为核心工作来抓,充分尊重员工,还要把这种思想始终贯穿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首先,从整体上,全方位多角度的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方案。其次,了解每一位员工的特点和工作性质,采纳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可行性大的企业经营计划。再次,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使员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后,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努力完善自身素质,来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将其应用于实际经营管理。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不是看企业的经济实力有多雄厚,而是看企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能否形成自身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企业独特的信念。企业自身文化建设,在日益强大的竞争浪潮中,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采取多元化的选拔途径和招聘渠道。一个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基础就是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发展已成为企业制胜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对社会招聘、岗位选拔,充分利用各大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来广纳、吸引众多人才。企业可以通过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运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聚集更多专业强、素质高的人才。选拔途径有很多种,人才的选拔主要通过准备阶段、笔试阶段、面试阶段以及最后审核等过程进行的人才战略方式。其主要考察应聘者的综合实力,其中,在专业技术和知识方面的造诣、对企业前景的判断能力、对管理者和员工相处过程中的合作能力以及对市场发展的探究能力都在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中所体现。
健全员工的激励制度。由于竞争是企业立足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激励员工的方法,因此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是实现员工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企业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激励体制,应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制订奖罚和考评机制,使之充分体现员工工作的成绩和效果。一个良好的薪酬管理模式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企业薪酬体系要以激励性为基础。其次,薪酬制度的建立,要以岗位设计和岗位评价为基石。最后,每个员工的薪酬,要与其业绩挂钩,通过绩效考评体现出每个员工的收入与他们的工作业绩和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关联度,达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
在创新中求效益,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首先,要建立以市场为最终导向的创新体制,积极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信息系统,推进创新。其次,积极促进企业全员创新意识的形成,必须努力培养具有长效意识的企业家。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立企之本,把企业文化作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目标来实施。从岗位设置、招聘到绩效评估、培训和职业发展等日常工作,经理人应该积极的利用人力资源的各种工具和方法来提高自己领导能力,以保证团队的稳定性、创造力和活力。(义煤集团新安县郁山煤业有限公司 陈白洁)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