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经过漫长历史过程形成的国企职工主人翁意识已逐渐淡去。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深刻把握国有企业任务和责任的基础上,遵循企业运行规律和思想形成的内在规律,科学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保障功能。基于此,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进理论发展与理论武装
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的新情况,尤其是围绕深化国企改革和从严治党的目标,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和教育内容,实现从泛政治化教育到服务社会主义发展和企业建设综合素养培育的转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实现对党和国家的价值理念、企业的道德精神的维护。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蕴含理论体系与核心价值的一致性,即理论要能够解释现实问题,守护社会核心价值,促成人们对科学思想理念的坚定信奉和不懈追求。
二、完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很多时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多依靠领导者的政治素养、实践能力、管理水平等,需要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监督的有效性。同时通过更加细化的指标体系明确领导权责,厘清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从而在制度框架内保证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保障作用的发挥。
在实践中,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采用垂直指令型的工作模式。这种简单高效的模式易脱离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实际,不能有效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对此,许多企业谋求建构扁平化的新型工作模式。即在加强原有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拓宽工作覆盖面,加强与工会、家庭、社区、院校等显性工作主体的合作,挖掘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隐性主体的潜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社会化和网络化。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政治文化优势。一是企业党组织致力于培育和创造体现民族精神、优秀文化精髓和企业特点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公共性和社会主义企业的人民性,善于把党和国家的核心价值渗透到企业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建构与培养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培育干部职工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三是要致力于落实中央精神,维护公平正义,形成人们创造激情竞相迸发的权益保障机制;同时加强平等理念的教育,消除主流群体对农民工、临时工等弱势群体的歧视。四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带动和引导非工企业、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的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文化话语权。
四、着力打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平台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和各级经济主管部门需要加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以更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一是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在既有政策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指导性政策意见,在制度框架内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二是细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财、物各方面资源的配给和使用,实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资源配给的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完善组织结构。根据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特点,科学设置和完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同时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技能培训。四是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体系,尤其要建构适合不同领域国企的考核评价标准、原则和方法。(河南能源义煤集团永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李静)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