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

向日葵课堂: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展教育强国创新实践项目

发布时间:2023-10-30 11:14:1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实践项目“向日葵课堂”,正式加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乡村振兴实践产学研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完成了从“志愿活动”到“创新实践”的项目转型。

“向日葵课堂”,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团哈尔滨市道外区委联合主办,在道外区太平、东原、滨江、振江街道设立实践基地,在哈工程第六公寓社区设立实践站点,现有团队成员47人。

项目由黑龙江省优秀共青团员、道外区街道团工委兼职副书记、哈工程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实践部副部长温金翰担任项目总负责人;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裴然、于涛、郭兴海、蔡丽担任项目指导教师。

项目自2014年成立至今,志愿者累计达728人,志愿者投入时长累计达22080小时,受益中小学生人数达2103人。获得了哈尔滨工程北米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鸿俊祥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的资金支持。

项目团队由课程设计部、线下授课部、程序设计部、线上答疑部、心理咨询部、运营宣传部六个部门组成,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保证项目活动的正常运行。

在理论研究方面,项目深入学习人格成长与心理健康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现已完成5个教育心理学研究课题的开题,计划于2024年2月结题并发表学术论文成果;并计划编写2部教育类书籍。

在实践方面,项目深入社区一线,从“认识自我、情绪调节、运动教育、学习方法、安全教育、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思想引领、美学教育、爱国教育、环保教育、志愿服务”十二个单元入手,引导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挖掘自我潜能、探索世界规律的兴趣,学习日常生活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在线上平台方面,项目开展了公益的中小学全科答疑辅导课程,家长们将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反馈到微信答疑群里,志愿者们根据不同的孩子安排专属的进行一对一辅导。下一步,项目计划开发微信小程序,为老师、家长、学生提供文化课答疑、家庭关系咨询、心理问题咨询、教育问题咨询等交流互助平台。

在家庭教育方法普及方面,项目开展“家庭教育公开课”公益讲座,将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与志愿辅导中小学生的丰富经验结合起来,向家长分享科学健康的教育模式与沟通方法。

项目还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用活动融入社会教育,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今年来,取得显著成效的活动有:被哈尔滨电视台栏目《哈尔滨新闻》报道的“防疫爱心药品窗口”、参与黑龙江电视台栏目《新闻夜航》录制的“元宵节诗词大会”、“立秋包饺子”、“参观黑龙江省科技馆”等。

“向日葵课堂”,正在持续推动和宣传科学的教育模式,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融合,共同陪伴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张琳婧 季德思达)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