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民族乐团原创音乐现场“爱我中华·大雅国风”《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预演。这也是上海民族乐团与1862时尚艺术中心首次联袂合作,当代海派民乐新作将在外滩时尚地标精彩呈现。
“我们也很想突破固有的‘东方’听觉印象,构筑别具一格的声音图景,探索民族音乐当代表达的新路径。”艺术总监、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云之上》的创排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回归—探索—再出发”的音乐旅程。
据悉,《云之上》由13位青年国乐演奏家、1位手风琴演奏家及6位歌者,现场演绎113件乐器,融合不同民族的特色器乐,打开一幅世界音乐的东方画卷。一名鼓手的身边,至少摆放了6—7件不同的乐器;琵琶手的脚踝上还绑上了两串铃铛用来配合节奏;每一名演奏家至少要在演出全程中使用2—3件不同乐器。
排练指挥彭菲表示,《云之上》多声部旋律交织十分考验演奏家们的默契,除了完美呈现各自的独奏片段,更要在合奏时彼此融合,呈现二十个人如一个人般的音色平衡,“他们还要仔细听辨不同声部的衔接,观察彼此的动作和眼神,将每个人的呼吸和音乐情感相连接。”
为了精确描绘出不同器乐的音质特性、层次变化与音色互动,上海民族乐团为艺术家们配置专属传声器,数量达到53只,处理通道达到80路。除了36只扬声器精确覆盖每面舞台外,演出现场还特别加入了天空与后环绕扬声器,意在突出各章节不同的听觉情感。
陶笛演奏家赵方,曾在2014年4月受意大利政府邀请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首席演奏代表参加国际音乐会,此次赵方受邀参加音乐预演,并对现场的表演非常欣赏。
此次演出的选址也颇具匠心。1862时尚艺术中心的前身为黄浦江畔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船厂。它地处高楼林立的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但又是一个“老物件”——2005年上海船厂整体搬离浦东,老船厂旧址修旧如旧,高端商业体的楼道中间,仍保留着老船厂当年的铁质楼梯、蒸汽管道等。在这里,上海民族乐团打破传统镜框形制,在剧场中央搭建全新舞台,将具有东方文化意象的“中国建鼓”置于副舞台,利用通道联接呈现自下而上的视觉延伸感。
服装造型上,《云之上》汲取东方美学灵感,结合当代艺术审美,历经13次修改,6次试穿调整,每位演员都有自己量身定制的专属服装、发型与妆面。
据悉,此轮预演后,上海民族乐团将根据现场效果与观众反馈不断打磨、优化精进,《云之上》最终将于今年11月正式首演。(李涵)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