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海东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做活“党建+村集体经济”文章,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按照“村党组织+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带领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养殖肉牛、种植饲草,聚焦优势产业探索实施肉牛养殖“1+3”共富体系(即:党组织领办,带动产业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农户增收),推动党建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不断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实现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
带动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在海东村肉牛育肥场项目实施过程中已吸纳当地村民就近务工,累计获得务工性收入42万余元。聘用当地劳动力3人,月收入4000元/人,同时在后期运营管理期间,预计可实现劳动力就业岗位2个,可增加本地就业收入24万元。
促进农户直接增收。随着海东村千头肉牛育肥场的建成,原饲养本地小黄牛养殖户均引进扩展肉牛养殖,不仅改良了肉牛品种和品质,还大幅度提高了当地肉牛养殖的经济收益。每头肉牛按12000—20000元计,每年预计可创造肉牛养殖收入94万余元。同时,合作社通过向农户收购青贮饲料,使农户得到二次增收。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行“大牛场带小牛圈、党员养殖大户带群众”的发展模式,扩大现有户,发展新养户。目前,海东村肉牛养殖935余头,其中10头以上养殖户12户,新培育肉牛养殖户18户,推动了肉牛养殖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
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采取由经验丰富的养殖大户代为养殖管理的托管养殖经营模式,建立了“村企合作+全程托管+收益分红”的增收机制,实现了村企之间、村户之间利益的高度捆绑。目前,海东村千头肉牛育肥场存栏肉牛315头,预计可实现经济收入30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可突破14万元。(罗蓉蓉)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