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以数字为翼,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3-09-20 15:34: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迎来了新的机遇,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场景将解码中华文明特有的价值基因。

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化,积极盘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新媒体是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数字媒体,包括各类短视频软件、自媒体平台、社交网站、有声平台等。这些数字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使传承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短视频的使用率已超过网络视频,成为使用率最高、具有高使用黏度的传播形式。而短视频的出现也让更多90后、00后加入到了传播文化的队伍中,将切实盘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创新文化消费场景,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数字科技是新手段,更是新思维方式,数字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言既是内容也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称之为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生产力。而推动数字与文化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文化创新,增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是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应有之义。因此,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的创设提供可能,且带动了优质文化内容的供给、文化消费渠道的拓展。

拓展文化表现形式,推动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数字技术为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传播渠道,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路径,要积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在表现形式上积极迎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突破文化传承的时空限制,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活现”的视觉景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让陈列在中华大地上的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数字科技的创新赋能,而数字科技的创新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生动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融媒体中心 吴依遥)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