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与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心之守护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大食物观”入手,运用所学的食品专业知识,深入社会各地基层,积极投身于志愿帮扶、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科普宣传等社会服务之中,在暑期开展了“膳”自城郭,“食”为老饕——打造食安城市社会实践活动。
敬老服务
7月1日上午八点,实践团前往当地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仔细按照工作人员的安排,前往相应房间进行逐一拜访:在慰问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与调查日常饮食习惯过程中,成员们也积极投身到房间整理与打扫中,为各位老人生活更加舒适而做出力所能及的一份贡献。
在之后的深入沟通中,成员们也对养老院老人的饮食状况与生活习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活动结束后,实践团也调查了德善缘养老院内的老人饮食习惯,同时也向相应的负责人提出了一些老年人膳食修改建议。
项目结束后成员合影
饮食结构科普服务
在实践队员完成敬老服务后,实践团在人民公园等老年人活动场所地点开展了饮食结构科普志愿活动。同时大部分老年群体的饮食结构也不够丰富。同时我们也通过举例子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当地的居民讲解了老年人一日三餐食用油与食用盐的推荐摄入量,也指出了部分居民的不良饮食习惯及其相关建议。
团队成员进行线下科普活动
在调研科普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不仅结识了许多风趣幽默的爷爷奶奶,还真正了解了肩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重,并以之为动力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科普宣传活动中,有效助力鹤岗市当地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观念在人民心中走深走实,传播得愈发广阔。
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宣讲活动
为普及让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相关知识,7月14日,实践团于环东村开展宣讲活动,科学有效利用专业知识,普及各类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的相关知识。本次科普宣传活动中,邀请到村中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
实践团成员为村民准备了以夏日膳食为主题的宣讲会,团队成员主要从夏季食物储存、安全隐患、饮食养生和乳品知识四个方面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讲。实践团还科普了一下生活小常识,比如:中药是否需要保存在冰箱中?大汗淋漓时喝冰水好吗?夏日快速降温的小tips等。
实践团还为本次活动准备了伴手礼和小礼物,活动最后村民们也与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希望本次宣讲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活动后村民与实践团成员合影
烹饪实践服务
7月16日,实践团成员前往申城佳苑社区为独居老年群体开展烹饪活动,在考虑到老年群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咀嚼功能退化等因素,为各位老人介绍了部分制作简单,营养丰富的夏季食物,并通过具体烹饪实践活动加深老人记忆,推动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观念传播。
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合影
在志愿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制定了一系列的特色食谱。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群体,团队成员推荐了木耳炒芹菜、凉拌马齿苋等,在及时补充身体内所需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从食品摄入方面保证身体健康。
申城佳苑社区书记王宏梁表达了他对本次活动的看法:“天地之大,黎元为先。”食品安全更是百姓身体健康的基础。食品烹饪方式的改变看上去是一件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的的确确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本次活动会给社区老人带来许多改变,进一步推动社区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知识的推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食品安全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树立大食物观的缘由之一,想必也正是如此。
实践队员以推动贯彻“大食物观”为己任,立足于老年群体对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的迫切需要,科学有效利用专业知识,知行合一,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宣讲活动,普及各类食品安全知识。尽管老年群体的饮食习惯已经形成,难以在短期内将不合适部分进行改正,但团队成员始终相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没有任何无法改变的观念。社会和祖国的发展与进步不可阻挡,食品安全的观念更应该时时更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全民健康的最终目标,虽道阻且长,实践团成员将始终在路上。(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心之守护实践团)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