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以动为电,‘智’电未来”社会实践团在收集整理分析完第一阶段所调研数据后,继续前往西安市各地铁站展开后续调研。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出的“双碳”、“双控”目标,对新时代经济发展下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的大环境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成为了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也因此成为了许多新节能减排技术的重点应用场所。
而在多种交通工具中,地铁交通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成为了人们出行方式的重要选择。与此同时,各地铁站的能源消耗问题也不可忽视,根据国内已建成轨道交通运营经验,一条20多公里长的地铁线路一年的用电量约为0.6-1亿KW·h,电费占到运营总费用的50%,这便意味着地铁等公共交通空间内的节能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抱着这样节能减排的理想信念,该社会实践团的核心设备——人流踩踏式压力发电地板,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利用人流踩踏来收集、储蓄电能并利用的环保节能装置,其功效的发挥与地铁站人流量的大小及其空间分布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本次调研内容主要围绕地铁站的人流分布展开。
实践团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前往两个地铁站进行同时调研,调研方式主要为在各个出口观察人流在各预安装点(楼梯、甬道等)的分布情况,以及向工作人员调查询问人流量的相关数据。
询问工作人员人流量情况
小寨地铁站调研
实践团到达小寨站后,首先进行了站点空间分布的调查。小寨地铁站位于小寨商圈附近,设有6个出入口,站厅层为三跨式矩形结构,站内垂直交通主要采取楼梯与手扶电梯相结合的形式,大量的甬道和双跑式楼梯给予了压力发电地板大量的潜在安装空间,而小寨地铁站的人流情况也为压电地板的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据调查询问,小寨地铁站日均进出站客流在17万人次左右,节假日客流可达20万人次,其中站内换乘空间的楼梯人流常处于饱和状态,及其符合压电地板安装的预想模型,为实践团压电地板项目的进一步发展释放了积极信号。
地铁站内人流分布情况
钟楼地铁站调研
实践团离开小寨地铁站后,进而前往另一个西安的典型地铁站——钟楼站。据观察调研,钟楼站设置有四个出入口,其中C出入口与钟楼地下人行环形通道相连接,作为2号线和六号线的换乘站点,钟楼站与小寨站一样,在垂直交通上选择了双跑式楼梯与手扶电梯相配合的形式,不同的是,钟楼站内设有较长的甬道连接二号线与六号线站台,加上钟楼附近商圈带来的大量人流量,钟楼地铁站日均人流量也能达到13万人次左右,这些因素都为压电地板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地铁站内人流分布情况
通过对以上两个热门地铁站的调查,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西安市内许多地铁站的共性,如大多地铁站建在人流密集的商圈附近,站内垂直交通大多采用楼梯电梯相配合上下的形式,换乘站内换乘通道大多较长等,这些情况,都可视为压电地板发展的有利条件,而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进一步明确了压电地板项目的实际应用前景,同时也对地铁站内各种结构的实际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该实践团在后续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努力,为节能减排事业贡献青年智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 朱浩文 刘元阜)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