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浙江省兰溪市永昌街道,全国劳模、金华市荣光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徐锦生到这里为街道干部、村两委干部、基层党员、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开展《弘扬劳模精神 赋能乡村振兴》宣讲,围绕“永昌为什么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永昌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乡村振兴目标和在乡村振兴中怎么样发挥劳模作用”三大方面,以切身的经历、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和真挚的情感深入浅出,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娓娓道来,把大道理拉近、把小道理讲透,和大家一起谈政策、谈变化、谈感受、谈发展,大家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感悟良多。
今年以来,兰溪市总工会按照地方党委政府和省、市总工会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部署,立足工会工作实际,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统筹资源、聚合优势,做好工会牵手乡村文章,共绘乡村振兴图,同奔共同富裕路。
一是赋能乡村人才培育,唱响劳动美。注重一线宣讲。走进企业车间、生产班组、项目工地、文化礼堂等“进企业进农村”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引导乡村职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注重典型选树。劳模、工匠等评选,注重向农村一线先进人物倾斜,2022年评选劳动模范34名,其中涉农领域职工6人,占比17.6 %。组建劳模、工匠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组织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技术专家,到村开展种植、养殖、经营、销售等实用技术培训交流活动和创业辅导,赋能乡村发展。
二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共筑创业梦。聚焦产业领域。组织开展钳工、农机修理、叉车等技能大赛,举办各类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各级工会共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18场,其中有2000多名农民工参加,推动农民工通过竞赛提升技能等级、提高工资待遇,增强获得感。聚焦基地培育。将符合条件的民宿、农家乐集聚村、特色小镇等纳入职工(劳模)疗休养范围,打造全市职工疗休养基地11家,开辟市内乡村游线路7条,涵盖16个乡镇(街道)乡村旅游点,2022年组织2万多人次春秋游。与黄店镇签订“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共同富裕”战略合作协议,助力黄店打造全域疗休养基地。鼓励各级工会扩大对乡村农副产品的消费,采购食堂用品、工会节日福利、慰问品等,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职工共采购枇杷13302人,金额266.8万元,更好地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赋能乡村民生实事,同走幸福路。注重暖心帮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农民工纳入职工帮扶救助体系,开展工会“四送”(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全年使用慰问帮扶资金130多万元,让更多农民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注重就业帮扶。实施“职等你来——工会促就业”行动,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21场,推送岗位近万个,涵盖水泥机械、医药化工、食品加工、销售物流、电子商务和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着力解决困难职工、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需求,全年推动农民工再就业1000名。同时,在疫情期间,鼓励开展本地疗休养,每年带动农家乐、餐饮消费和文旅3000多万元,同时,把“兰溪日子 有戏有味”宣传出去,带动外地 6000多名外地职工来兰溪疗休养游。
四是赋能乡村基层建设,架好连心桥。强化组织覆盖。以“县级工会加强年”为重要抓手,在建强建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吸收农民工入会。今年,成立农创客、保安、房产中介等新业态工会5家,农民工会员人数占全市农民工职工总人数的94.7%。强化权益维护。推进兰工驿站、户外劳动站点建设。开展“遵法守法 携手筑梦”——农民工学法活动,组织三级工会干部深入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8000多农民工受益,重点讲解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伤保险等与农民工息息相关的常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职工和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助力构建和谐法治乡村。(邵黎仙)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