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

淄博职业学院动漫艺术系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2 11:28: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切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月中旬,淄博职业学院动漫艺术系“漫小艺”社会实践队前往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纪实寻访学榜样,共话乡村振兴路

东东峪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昌法扎根脱贫攻坚一线九年,先后获得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实践团队先后多次拜访,倾听他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动人故事。同时,走访当地村民,实地参观当地新兴旅游产业,记录乡村振兴背景下,东东峪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团队采访和制作了一部长达25分钟的纪录片《勇毅前行担使命,凝心聚力谱新篇——采访第一书记刘昌法》,并以团日活动的形式组织全系学生学习与交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

重走抗日交通线,学思践悟强信念

实践团队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探寻当地红色基因,实地考察红色文化遗址——东峪抗日交通站,深入革命后人家中调研,发掘红色遗址背后的故事。为更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实践团队冒雨重走东东峪村抗日交通线,来回10余公里的路程让队员们从历史中汲取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红色力量。同时,实践团队依托专业特色,以视频的形式记录整个调研过程,制作了纪录片《寻觅红色足迹,重访历史篇章》,来传承红色精神,传播时代新声。

文旅宣传助发展,叮咚小院换新颜

为充分利用当地优质自然资源,做好“文旅梦”,打好“山水牌”,实践队员以当地山水文化为主题,绘制了《悬羊击鼓》、《锅泉传说》等多部原创漫画,帮助东东峪村打造文旅融合新IP,构建乡村旅游新品牌。团队还为东东峪村打造了一面精美的文化宣传墙,让传统村落新IP落地生花。同时,为全方位、深层次宣传民宿品牌,实践团队拍摄并制作了《叮咚小院》、《东峪烟火》等多部精品短视频,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单部视频网络最高播放量达五万余次。

摄影摄像进乡村,公益课堂助银晖

开展“映像·乡村”摄影摄像进乡村主题活动,队员们利用手中相机,记录下村民的生活瞬间,并在冲洗、装裱后赠予村民留念。活动共为村民拍摄生活照200余张,收获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同时,为普及摄影摄像知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实践团队邀请专任教师开展了一次公益课堂。此次公益课堂主要针对村中的中老年摄影爱好者,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对手机相机运用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丰富其日常生活,真正实现老有学,老有所乐。

布里生花传非遗,走马灯中看振兴

为守好文化根脉,推动文化传承,实践团队来到东东峪村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习扎染技艺,通过蓝白相间的扎染布料,感受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重量。团队还走访了非遗技艺传承人朱永章,学习走马灯的制作步骤和要点。透过传统非遗技艺,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感召力,为乡村振兴、非遗传承注入源头活水。

志愿服务暖人心,防诈宣传护民生

走近村民,才能真正走进乡村。实践团队以入户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防骗拐杖”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活动,帮助老年人筑牢“反诈线”,守好“钱袋子”。志愿服务活动中,团队共整理归纳有效问题60余个,采访各户村民100余人,进行防诈骗宣传150余次,入户提供志愿服务总时长200多小时,全员徒步里程总数达50万步。此外,还开展了河道清理、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美丽乡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为期十余天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深刻落实“用初心践使命,以理想树信念,为乡村谋发展,拿真心换真情”的团队口号,依托专业、产业、技能特色,聚焦乡村发展难点、要点、痛点,多措并举,做实志愿服务到每家每户,在走访中学真知,在调研中增见识,在实践中长本领,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岳圳 张晟祺)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