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调查研究要近距离为群众“把脉问诊”

发布时间:2023-07-26 16:33:2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要靠的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找出来并加以解决。调查研究作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手段,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调查研究能力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研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应当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法和态度,只有起点、没有尽头。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在开展调研工作时,虽然人已走出机关、下到基层,但心里却没有摒弃“官本位”,没有放下架子,官僚作风、形式主义尽显,大话、空话、套话、官话连篇,下基层变为打着惠民招牌的“作秀”,走马观花、点到为止、来去匆匆,没有实现与群众平等、真情的沟通交流,听不到实话、看不到问题、摸不准实情、触不到民心。如此,必定做不好群众工作,不能真正掌握群众的诉求和困难,更成不了群众的贴心人。

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在工作实践中,要想使党的方针政策落实落地,就要充分运用好调查研究工作方法,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群众工作的最前沿,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真心实意地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问计于民,用群众的办法来解决群众关心期待的问题。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会沉淀多少真情。开展随机调研要能够走“进”群众,而不仅仅是走“近”群众,要消除芥蒂,沉下心来,不打官腔,不发通知、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只有俯下身子与群众心贴心,真心实意为群众,用“土”的语言和方法与群众真情沟通交流,敞开心扉与群众讲家长里短,说柴米油盐,把准群众的“脉搏”,贴近群众的心窝,才能听到真话、实话,才能找准症结,开出对症的处方,真正做到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全面提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关系、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始终保持与群众最直接的血肉联系,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注群众疾苦,才能真正练就基本功、用好传家宝,服务好人民群众。(云县后箐彝族乡人民政府 刘斌)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