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云县后箐乡党委紧扣县委、县政府“三个目标”“五大重点工作”“四个动力源”工作部署,围绕全县“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总体布局,立足实际、找准切口、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聚焦政治引领,“一带”带出组织强
一是做实前期准备,为“一带”建设打牢基础。召开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安排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工作3次,组织沿江4个村开展集中研讨3次,外出考察学习1次,让乡、村两级干部开阔眼界,形成主动融入全县基层党建“一带一片一道”建设的共识。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围绕“项目、产业、经营主体、干部人才、收入”五个清单对沿江四村开展调研2轮次,制订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初步发展思路,做到乡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三人小组”共同抓,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示范带建设工作格局。二是调整挂钩队伍,为“一带”建设集聚力量。按照选优、配强原则,向沿江4个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调整充实乡挂钩领导4名及乡工作队12名。三是深化“两网融合”,为“一带”建设提供保障。持续巩固“五级网格明责任、三比成效增活力、五联共建强堡垒”“535”工作机制,拓展“乡党委—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开展“党员比积分、干部比先进、群众比红星;支部联建、帮扶联心、村企联结、党群联动、村民联议”“三比五联”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体系网与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深度融合,让“自己家园自己建”的理念深入人心。
聚焦群众增收,“一带”带出产业兴
一是围绕澜沧江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区建设,充分发挥沿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构建以优质水稻、水果、咖啡、坚果、生态养殖为重点,蚕桑、滇红花、冬早蔬菜等小众产业为突破的“两寨四园一基地”发展思路(“两寨”,即:抓好忙弄村红伟组、菠萝村菠萝自然村美丽村庄建设;“四园”,即:建设千亩优质水稻种植园、千亩优质水果种植园、千亩“坚果+咖啡”种植园、千亩滇红花种植园;“一基地”,即:上台村蚕桑种植养殖基地),着力打造集循环农业、特色产业、美丽乡村于一体的沿江田园综合体。目前,在菠萝村试种老鼠牙、YH-2优质水稻6亩,在忙弄村、忙亚村种植优质水果651亩,以上台村为中心发展蚕桑1600亩,推广滇红花种植2369亩。二是采取“村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大户+农户”等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培育优质水果种植、无筋豆种植大户3户,帮助流转土地7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11户,提供就近务工岗位70余人次。三是积极探索新型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途径,全面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村党组织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
聚焦协同联动,“一带”带出彝乡美
一是以党建引领为主导,持续推进“绿美江岸”建设。健全完善“乡党委统一领导,乡政府统筹协调,乡党政班子成员亲自抓,驻村工作队员及包村干部直接抓,村党组织书记及村‘两委’干部具体抓,党员和群众自觉抓”的六级联动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建设责任体系,以村组干部带动一批、党员带动一批、致富带头人带动一批、群众自发建设一批“四个一批”在水旁、路旁、村旁、屋旁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倡导每户农户“3盆花工程”建设。组织开展“绿美江岸”爱心捐款,发动群众在沿江4个村江岸边种植三角梅、凤凰树、火把花等绿植300余株。二是以河长、林长制为依托,筑牢沿江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成立澜沧江云县后箐栗树段上下游联合党支部,开展巡河清河、巡林清林活动4次,构建党建引领,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沟通顺畅、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美澜沧江。三是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积极争取上台村蚕桑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忙弄村红伟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菠萝村课乐山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忙亚村生产生活用水建设项目、沿江特色小众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菠萝村农房功能提升项目、菠萝村土地开发整理等在建项目,为澜沧江经济带和党建示范带建设蓄势赋能。
在下步工作中,后箐乡党委将积极学习借鉴其他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剖析存在问题,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目标、明确措施、压实责任,确保“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进一步发挥“双雁”作用。加强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等专题学习培训,抓好村党组织书记这支“领头雁”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归雁”作用,动员致富能手和公职人员回乡参与村庄规划,招引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和务工返乡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退伍军人等“归雁”人才进入村干部行列,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飞”的“雁阵”格局,为“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以多元化发展为路径,因地制宜走好依托土地资源开发整理增收、项目实施转化增收、盘活集体资产经营增收、开展经营服务增收等路子,积极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年内实现菠萝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以上、其余三个村达10万元以上的目标。
三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小而精、小而特”的产业发展定位,按照“两寨四园一基地”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着力推动相关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让党组织动起来,党员干部带头干起来,动员群众参与进来、发展起来,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云县后箐彝族乡人民政府 付静静)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