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就想着
去探访东坡在苏州的踪迹
有事拖了一阵子
端午前的周日,因缘际会
迎着凉快的夏雨
我们从沧浪亭开始
一路向北,再向西
开启寻访之旅
沧浪亭里
好雨知趣,一直下着
小桥,沧浪水
古木参天,竹林清幽
宛如一方仙境
五百名贤祠来过多次
我赞苏园的纳湖山词
就是从看沧浪清浊
千古传贤开篇的
但这次只为
拜谒东坡而来
于众多古圣先贤中
找到坡公像时
那种欣然,溢于言表
同为川人苏舜钦造的名园
又有恩师欧阳修沧浪亭诗加持
想必素喜访古探幽的东坡
到姑苏时应来游览
随着园内骤雨声起
回望窗外修竹
听着穿林打叶声
感受定风波中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
定慧寺巷
好雨知趣,一直下着
停好车,撑着油纸伞
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
自有一番雨巷情调
巷子因有定慧寺而得名
寺内至今流传着
东坡与主持谈禅论诗
卓契顺千里赴惠州送书信
谪客书赠归去来兮辞的佳话
寺北苏公祠
已不见了踪影
而寺东雅致的苏公弄
和双塔园苏文忠公宋本真像碑
还依然留存着
历经千年,一条巷子
东坡神韵和气息
似乎从来就没有散去
也因此我的夜游宫词有描绘
对了,有名的啸轩也要找找
可惜已不复存在
遗憾之余,巷边的竹子
却还能让我们
感觉到啸轩诗里
那种风来竹自啸的意趣
闾邱坊巷
好雨知趣,一直下着
撑伞,缓行找寻
闾邱孝终故居已不见踪影
遥想当年,东坡谪黄州
孝终为太守,照顾有加
促成了子瞻登峰造极之作
赤壁二赋一词横空问世
自孝终辞官归故里
所居小巷就以闾邱命名了
东坡每次来姑苏
必会拜访至交孝终
正想着如何考证旧址
突然间灵光一闪
如果能够穿越到北宋
或许在巷子中遇见东坡
也或许在雨中驻足巷里墙外
听着墙内东坡酒后吟诵饮酒诗
今宵记醒……点滴空阶……
再穿越回来,在巷里友宅
新填一曲汉宫春
以词中与友听雨小酌场景
遥对东坡那个雨天在同一巷内
写下两首雨中饮酒诗的酌酒场景
会意人间有味是清欢
桃花坞内
好雨知趣,一直下着
去年来过几次
参加如梅有约书画展
也因此有缘邂逅了同行人
按苏轼体填了行香子青玉案
当时还不知东坡曾来此地
今日再来,却为探访而来
北宋梅宣义费十年构建五亩园
其子子明是东坡杭州同僚和诗友
彼时东坡来苏,造访梅园
兴来写就题梅宣义园亭诗
后来东坡好友章楶太师
在梅园南建桃花坞别墅时
可惜东坡正被贬惠州和儋州
不然与章楶诗词唱和不绝
留下两首杨花词绝唱的东坡
一定会来章园做客,诗酒酬唱
四百年后,唐寅买下章园遗址
建桃花庵,读书宴客作诗画画
时过境迁,梅园已湮没于历史尘烟
而建在章园遗址上的唐寅故居犹在
东坡好诗酒,笃信金刚经
伯虎亦然,轼建六如亭寅筑六如堂
我寻思,宋明二名士当尽兴于
诗酒趁年华的趣味
和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禅意
虎丘山上
好雨知趣,一直下着
走着走着,鞋子已有些湿了
但没影响到寻访的兴致
东坡的一句赞词
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从此虎丘成了吴中第一名胜
我赞苏园的纳湖山词也写到
东坡虎丘揽胜,从此吴颠
虎丘宣传大使非坡公莫属
冒雨走到虎丘剑池前
峭壁间的一泓碧水
让人领略到风壑云泉的气势
风雨中的云岩寺塔
巍峨耸立,直插云霄
临铁华岩天下第三泉
水波泛涟漪,清洌甘口
登寺后千顷云阁,
远喧嚣,更有空明澄澈之趣
二处皆取名于东坡虎丘诗
铁华秀岩壁,云水丽千顷
拜谒五贤堂坡公后
从拥翠山庄拾级而下
回望时雨时晴的海涌山
心中深切感悟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境
支硎山中
好雨知趣,一直下着
踏入中峰寺,法雨声声
沿着石阶攀援而上
喜看山色空蒙雨亦奇
支硎山以东晋高僧支遁得名
高僧冬居石室,夏隐别峰
白居易为苏州刺史,闲暇之余
经常到支硎山凭吊游玩赋诗
作为最景仰白居易的东坡
想必也会循白公足迹来揽胜
只是没有诗词可考
是否在王闰之焚毁诗稿中
已不得而知
走过去年支硎雅集的明堂
聊起年初苏报刊发
我描写雅集的苏幕遮词
想起同行人曾告知
刊发日恰巧是东坡生日
不经意间,一首词
让支遁大师隐居修行地
与景仰东晋名士的东坡有了交集
想必是冥冥中的天意
正应了那句话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雨中美妙的寻访之旅
愉快地结束了
而我们
与坡仙的神交
才刚刚开始……(昕庄)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