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023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在苏州举办。会议期间,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会长、国际科技金融研究院院长解树江教授向与会嘉宾解读了《2023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2023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企业分布在27个省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如下表)。其中,隐形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安徽、山东、湖北、福建(如下图)。TOP10共有468家隐形独角兽,数量占比为93.6%;估值合计为18213.55亿元,估值占比为92.32%。
解树江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对于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我国未来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 强调,要坚持科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十四五”规划纲要还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3+4”区域创新布局,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引领带动作用。
在“3+4”区域创新布局背景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引育出更多的隐形独角兽企业。北上广深隐形独角兽数量由2020年的259家上升至2023年的325家,估值占比由2020年的62.19%上升至 2023年的64.76%。分布于二三线城市的隐形独角兽企业被逐步淘汰出局,隐形独角兽500强企业区域分布两级分化加剧,集中于创新生态更为良好的一线、新一线城市。这些城市良好的创新生态促进了隐形独角兽企业的发展,隐形独角兽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城市和企业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表3.1 2020-2023年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省份分布对比
据悉,《2023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基于BIHU创业伯乐独角兽企业数据库(EMUDB),按照隐形独角兽企业评估标准,采用人机共融智能技术(Human Machine Intelligence),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出估值排名前500家的隐形独角兽企业,形成“2023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排行榜”。该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的最新发展动态,分析了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基本格局和发展特征,并对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500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李超)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