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红色动能”推动后箐乡“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6 17:14:2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云县后箐乡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市委关于澜沧江流域(临沧段)经济带建设的重要部署,抢抓澜沧江流域(云县段)经济带建设的机遇,主动融入云县“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以“两寨四园一基地”建设思路,盘资源、做规划、强阵地,补短板、破难题、扬优势,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

精准发力,为民生而战,让一乡“强”起来

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载体,破除单打独干亦能富的思想,树立村强我富的理念,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扩充人才库,健强“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队伍。深化“双整百千”四级联创机制,实施党支部“扩先中治软”行动,向沿江4村(忙弄村、忙亚村、菠萝村、上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筑牢沿江基层战斗堡垒。深入实施“六大培训培养工程”,结合实施“农训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大力发现任用熟悉基层党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方面的干部,在澜沧江沿江经济发展中担当作为。创新探索成立澜沧江云县后箐栗树段上下游左右岸联合党支部,完成澜沧江云县后箐栗树段开展巡河清河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建+河长制”工作落实。

高位推动,为发展而谋,让一江“美”起来

旗帜鲜明领会保护振兴澜沧江的强烈信号。通过发挥“两个作用”,引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行动,充分挖掘“养在深山人未识”的资源,奋力推动澜沧江(后箐段)在“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中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推进绿美建设,倡导农户开展“3盆花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沿江4村“增色添彩”工程,沿岸种植三角梅、凤凰树、火把花等300余株。加快发展小众产业,围绕“两寨四园一基地”发展思路,着力构建“1553”发展格局。巩固提升畜牧、核桃、茶叶等产业,发展壮大烤烟、咖啡、坚果等产业,积极发展蚕桑、南药、青花椒、优质水果等小众产业和庭院经济,推动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药园等建设。加快开发沿江旅游,不断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菠萝村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集中连片种植特色水稻300亩,种植以生吃芒、四季蜜桔为主的热带水果600亩。

借机前行,为机遇而“引”,让一带“富”起来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用村集体经济持续向好破题,全方位激发后箐乡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资金项目拉动,完成实施1100万菠萝村沪滇项目,正在建设700万自然能提水项目,计划建设6200万菠萝码头项目。盘活资源促动,持续巩固沿江4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按照“一村一策”制定发展规划,依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增减挂、矿山生态修复等,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创新模式推动,不断扩大“两个覆盖”,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三方联利机制,2023年上半年实现引进培育优质水果种植、无筋豆种植大户3户,帮助流转土地7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11户,提供就近务工70余人次,上台村通过蚕桑种植实现经济收入约50万元。(云县后箐彝族乡人民政府 吴正娉)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