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打造协商品牌 提高协商民主质量

发布时间:2023-05-26 10:25: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是协商履职品牌最鲜明的底色和独特魅力。如何牢牢把握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定位,将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全过程,提高协商民主质量,推动政协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打造政协协商品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委员走基层,协商在一线,科学选题有的放矢

一是要通过推动各级委员下沉基层,收集梳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组织相关站(所)、“新乡贤”和村民代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协商,“点与点”思想碰撞,“心贴心”回应期盼,“实打实”促进落实,彰显政协组织与党同心的本色、为民造福的底色、担当作为的成色。二是在履职工作中,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调研,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视察报告等形式,反映基层和群众心声,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双提升。三是要由政协履职小组组织协商议事会成员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协商在基层”助推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深入农户、地头进行调研了解,反复论证筛选后确定协商议题。

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协商成效集思广益

一是通过搭建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协商议事平台,充分体现广泛性和代表性;通过拓宽协商主体,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增强协商议事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邀请政协“协商在基层”工作指导组、协商议事会成员、党政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村“两委”干部、部分村民代表、利益方代表等参与协商,使“关键人”和“关联人”的个性意见得到尊重和表达,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三是在协商中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破解民生难题,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营造良好的协商民主氛围,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温度”,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打造协商品牌

一是在品牌打造过程中,要坚持制度先行,围绕协商什么、谁来协商、如何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转化等关键和核心问题,从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以及保障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规范性文件,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建设,确保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有章可循。二是零距离倾听百姓心声,实打实为民解忧,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治理有效、推动发展的协商工作格局。三是注重将协商融入为民解忧、为企服务全过程,常态化开展协商调研,协同参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要求迫切的难点问题,并组织委员、群众、合作社面对面座谈交流,让群众感到“政协离我很近,委员就在身边”。(云县后箐彝族乡人民政府 付静静)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