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石棉县聚焦“三个关键”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3-17 18:49:1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四川省石棉县立足中高山地区发展实际,聚焦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乡村治理体系优化三个“关键”,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着力破解乡村人才能力不强、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治理动能不足等问题,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抓好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优化带头人队伍结构。重点加大从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外出返乡的“创业人”、热心服务的“贴心人”3类人员中发展党员力度,大力实施“本土人才回引工程”,动态建立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各类人才台账,落实村干部出缺优先选拔使用长效机制,立足实际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带头人队伍培育。建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人才制度,定期通过登门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常态化掌握带头人队伍思想动态。将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工作体系,选派8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成都、绵阳和重庆江津区等地和县级部门跟班学习,推动15名民营企业家到村任职开展帮带,从思想引领、能力提升、发展帮带等方面加强带头人培育。强化带头人队伍管理。抓实村党组织书记这个带头人关键,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进行“一人一档”精细化管理。制定村党组织书记“负面清单”,落实年初“转树作抓”承诺践诺行动,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年底述职评议内容。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引导群众参与村级带头人履职全过程,不断优化带头人队伍管理。

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健全领办联动机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领办,统筹纳入乡镇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年度党建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县级部门联系包保村制度,推动职能部门下沉开展组团帮扶,全面提供政策、资金、资源等村集体经济发展要素保障。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中心镇中心村辐射引领作用,利用自身资源资产和地理区位等优势条件,带动高山村、资源禀赋较弱村整合中省财政扶持发展等资金资源,打捆探索股份合作抱团经营、盘活集体闲置土地租赁经营、资产租赁借力发展、托管代理服务发展等融合发展模式,实现抱团增收。成功创建省级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村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百万村1个。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村集体经济反哺机制,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64余万元用于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堰渠修复等基础设施建设,列支11.24万元奖励28名新考录本科生、困难学生,有效改善群众生活学习条件。制定印发《石棉县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实行“基本报酬+考核绩效+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报酬制度,充分调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探索乡村基层社会善治方法。下沉力量服务群众。构建以防汛、防灾、防火、防疫、防地震和保安全、保稳定为重点的“五防两保”网格化治理体系,按30户为单位划分864个乡村网格,实现“一格一员、一员多能”。建立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制度,针对特殊困难群体,落实党员干部一对一精准包保服务。引领群众开展自治。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284个,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村落公约和村级议事决策机制,创新推广“红黑分积分制”“路吉达克调解”等治理办法,统筹开展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等自治活动856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重点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包五防两保、包政策宣讲、包过渡安置、包恢复重建、包搬迁入住、包应急避险、包急难愁盼、包生产发展”8包责任,以网格为单位开展“大走访”活动,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建立县“急难愁盼”速办中心,打通急难项目“绿色通道”,落实1700余万元办结群众“急难愁盼”事项150件,群众满意率达100%。(吴笑非)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