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文化观,指明了永葆中华文化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勒庞曾在著作中写道:“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正因为传统,才形成了对历史发展的继承,但不能拘泥于旧事物不知变通;同时,也不能喜新厌旧,一味追求新事物。文化亦是如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做到传承与创新,才能顺应时代创造辉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新年伊始,国产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的上映引发了全网热议,8个故事画风独特,设定新奇,用传统的水墨画、默剧等艺术表现手法来叙述,令人惊叹。这些故事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与创新,从乡土眷恋到末世情怀,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都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与哲学。
没有传承,文化创新就失去依据。所谓传承,不是全盘继承,而是有所扬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每个人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思想和行为方式。在传承中,我们领略了唐诗宋词元曲的诗词歌赋,提倡仁智礼义信的传统美德,沿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二十四节气,以对民族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去传承好、发扬好文化。唯有文化传承的根基牢固,创新才能在肥沃的土壤上熠熠生辉。
没有创新,文化传承就失去动力。文化创新是始终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河南卫视另辟蹊径,以千年古都文化为内核,不论唐宫夜宴还是水下洛神,都带来极致的视觉盛宴;“数字敦煌”采用虚拟工程,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存储敦煌石窟文物信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故宫博物院逐渐开放珍藏文物,纷纷上线故宫文创,藏品不再被“束之高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所谓创新,是厚积之后的薄发,是薪火相传之后的水到渠成。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创新,利用现代方式赋予传统新内涵,既让文化永葆生机、不竭向前,又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缺一不可,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以高度的文明自觉与文化自信,发掘并光大中华民族在文明发展与文化创造中积淀的珍贵精神财富,不断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持续筑牢新时代中国人民开创强国新篇的精神底气与精神定力。(漫湾镇 聂玥蓉)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