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

广东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城区大队开展消防宣传“五进”直播活动

发布时间:2022-12-14 15:34:2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全面实施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3+N”工程,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扎实推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12月13日,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城区大队联合辖区各街道办事处、专职消防队及村社区组织开展了中山市2022年城区消防宣传“五进”活动直播。

消防安全为人民,消防安全靠人民。本次直播共设立主会场及五个分会场,直播内容包括火灾警示案例展示、火灾隐患排查方式方法、消防法律法规宣讲及“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消防安全知识。全程采用网络直播形式开展,共用16万人次观看了网络直播。

主会场

在主会场,播放火灾案例警示片、消防宣传教育视频,通过近年来典型的重大火灾事故案例,从直击火灾现场、剖析事故原因等多方面入手,触目惊心地展现了忽视消防安全、忽视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主持人现场讲解工厂、三小场所、出租屋、家庭等常见火灾隐患及排查方式。重点针对家庭火灾隐患排查、常见急救方法及高层火灾自救逃生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石歧街道分会场(进社区)

会场设置了体验环节,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危害性并演示了电动自行车燃烧的全过程。引燃准备就绪后,消防人员模拟电瓶车发生自燃现象,仅仅过了2分钟,火焰已从车座下的电瓶处蹿出,迅速蔓延并产生黑烟,车身整体过,6分钟后车身被大火吞噬,现场产生大量黑色浓,最后消防人员进行了灭火处置,火被扑灭后,电动自行车烧得只剩下“骨架”。伴随着燃烧的火苗和冲击的爆炸声,主持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电动车自行车自燃、电瓶老化、线路短路等电动车常见的火灾原因还原,让网友更直观地感受到电动车火灾的危险。

东区街道分会场(进学校)

在技师学院,主持人带着直播镜头讲解了室内消防栓的检查及使用方法。对设立于学校的火灾残留物及火灾案例展示区,主持人通过现场讲解火灾事故特点、分析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体会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及危害,做到警钟长鸣。同时,针对火灾暴露出的消防安全问题,教育引导现场师生及直播观众能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并举一反三,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补齐消防安全漏洞,坚决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南区街道分会场(进农村)

在火灾成因试验区,消防人员现场模拟了电气线路短路实验。在实验中可以看到,从电线短路发生不到一分钟,电线就开始冒烟且越来越大并燃烧,使现场及直播观众直观认识到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所造成的危害有多大。随后,主持人带是直播镜头直播了农村出租屋发生火灾时如何利用逃生窗及逃生软梯疏散,同时向观看直播观众讲解了出租屋规范配置逃生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桂山街道分会场(进家庭)

在五桂山街道分会场展示了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油锅起火实验。主持人提到,手持灭火器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灭火工具,但是很多群众不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非常重要。消防人员采取现场讲解和示范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现场示范了灭火器的使用并一一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操作。随后,消防人员现场展示了家庭油锅起火灭火实验,为了模拟厨房的环境,消防员准备了一个户外便携式煤气灶、一个铁锅,并将铁锅在煤气灶上加热后倒入色拉油,等待3分钟后,铁锅开始冒烟,继续加热至铁锅起火后,分别采取盖上锅盖及浇冷油后盖锅盖的方式成功把火扑灭。

西区街道分会场(进企业)

在西区街道分会场,直播展示了企业消防演习,主要演示了火灾报警、疏散逃生、微型消防站灭火等内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企业全体员工开展疏散逃生演练,通过模拟初期火灾浓烟弥漫的情景,引导员工疏散,整个环节处置得当、紧张有序,演练现场感强烈。演练的同时主持为直播观众普及了企业发生火灾后要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同时要立即组织人员疏散,扑救初起火灾,疏散逃生的过程中采取弯腰低姿依次有序逃生,到达指定的安全地带,切记不得乘坐电梯逃生,更不得贪恋贵重财物返回火场,并讲述了“小火快跑、浓烟关门”的适用情况。

此次直播活动,通过极具亲和力和专业性的现场演示操作、线上互动,受到了观看网友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消防宣传效果,延伸了消防救援人员与大家交流互动的平台,将消防知识以网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消防知识更深入人心。(古伟良)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