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

云南西畴县:书写老克田“美学”,做乡村振兴路上的一股“清流”

发布时间:2022-11-23 13:48: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老克田,在西畴本地语言里指“有水有田的村子”,可见对诗意田园生活的追求,从一开始就刻在了老克田人的基因里。在很多村仍在探索致富路上不得章法时,老克田像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股“清流”,在党支部和一批“精兵强将”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既要“富美”也要“绿美”的路子,书写了老克田独有的乡村振兴“美学”。

党建引领是老克田村书写乡村振兴“美学”的底气

“党建引领是我们村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最骄傲的事情。”党支部书记王仕春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村党支部党员从2009年的7人发展到如今20人,今年又有2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对于一个只有48户188人的小山村来说,大家都拥有一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心,在边疆的奋斗岁月中不断向党组织靠拢。

党支部想妙招,把人心聚起来。从前村民之间总会有一些小纷争,支部决定组建一支村级文艺队,认为村民经常在一起跳舞联络感情总不会吵架了。果不其然,村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争吵,不仅人心聚起来了,还自排节目30余个,在老克村内外表演120余场次,通过喜闻乐见的舞蹈、歌曲等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群众讲道德、守道德、扬美德。村里干事创业的气氛改善后,老克田村把村内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30余人组织起来;同时,发挥乡贤作用,积极推进“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与老干部、老党员、退伍军人、公职人员、创业者保持长期联系,集众力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截至目前,收到意见建议60余条。

党支部出实招,把坏习惯治好。为了根治一些坏习惯,党支部研究制定了“一约四会”,把爱党爱国、人居环境、疫情防控等写进村规民约,做到有章可循。在活动室门口挂了“红黑榜”,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做得好的写在“红榜”上表扬,做得差的写在“黑榜”上羞一羞。今年以来,动员群众实施“5分钱”工程升级版,实行党员包片,群众包段管理,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民都说现在村子跟城里一样干净、舒服。

老克田村的“富美”之路:依靠荒山发展产业,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能吃苦、会挣钱、思想超前的“女当家”带领群众挣出一条“富美”路子。党支部书记王仕春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女当家”,又有外出务工的经验,团结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她的第一个目标。通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参考一些经验后,她和支部党员一致认为:“靠山吃山,就地取材,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说干就干,结合老克田村耕地少、荒山多的实际,带领群众在荒山上种植八角树170亩,林下种植砂仁220亩,甘蔗160亩,就这样,老克田慢慢地把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又变成了“金山银山”。2018年老克田村与全县一道在全州率先脱贫摘帽。2021年,产业收入达到28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预计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3.4万元。

群众因生态而富、环境因绿色而美。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千里花带、百里绿带的规划以来,老克田村结合土山区裸露面较大的实际,种植爬山虎、紫藤萝等低成本见效快的绿化植物,依山就势搞绿化,把公路沿线闲置地块用起来,种起了蔬菜瓜果,让“一草一木”留住乡愁,“一花一果”散发乡味,这份美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经济价值。同时,老克田村按照县委关于乡村振兴“一村一景”的要求,围绕生态文化内涵,设计多彩的涂鸦文化墙、农耕文化墙、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展现生态乡村特有风貌,保留了乡村味道与民俗风情。老克田村走出了一条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富美”路子。

老克田村的“绿美”之路:不等不靠,父老乡亲齐心协力,让村容村貌美起来

党员带头干,制度强起来。2021年8月,老克田村先行先试建设美丽乡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切口,治理和管理一起抓,提出了“党员四包”制度:党支部书记包总,支委班子包片,党员包段。每个党员包3户群众,负责村内卫生厕所改造、消除断壁残垣、治理乱放乱排、督促庭院卫生等行动,并邀请有威信的老党员、老干部进行监督。

群众一起干,环境大变样。由20户党员户带头先干,从自家庭院干起,哪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庭院美观,就参照哪家的样子做,群众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发展“绿美”之路上,老克田村喊响了“不等不靠,先干再说”的口号,誓做“西畴精神”的践行者。此后,老克田村坚持“量力而行、不大拆大建”的建设理念,把农村旧物件、农耕用具、田间石块当建筑材料,通过能工巧匠的雕琢设计,把村庄建成了接地气、看得懂、能回忆的、富有乡愁记忆的美丽乡村。乡村小路需要用石块铺砌,村党支部就发动群众去河道捡石块、捐石磨。历时一个多月,投工投劳1000余人次,曾经一条又湿又滑的土路变成了一条鹅卵石小道,村民们取名为“乡愁小道”。乡愁乡愁,承载的是老克田人对此山此水此景深沉的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后记:村党支部书记王仕春至今仍记得,当初要铺石路时,村里一位名叫郑钱珍的80岁留守老人,一大早就背着篮子等在村口,要和大家一起去河道边捡石头,她说,建设美丽家乡,她也要出一份力。正是老克田村人人都有这份强烈的思乡、爱乡、共建家乡之情,才能让如今的老克田村环境宜居、产业兴旺,群众生活富裕、安定和谐,书写出独属于老克田的乡村振兴“美学”。(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委组织部 郑舒予)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