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聚焦构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都江堰市银杏街道人大工委深入贯彻落实都江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精神,积极组织代表开展“聚焦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促进百花万岭乡村振兴”等系列活动,深入指导街道和社区深耕城市、近郊产业互动、推动百花万岭片区文旅消费扩容,以“烟火百花,森语万岭”为特色,将文化体验、网红打卡、休闲康养、运动探险等元素融入片区产业发展,让品质民宿、特色美食、生态产品成为串联区域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挖掘特色资源,赋能品牌培育
结合近郊资源板块,人员流动活力、“都—四”轨道交通赋能,深挖3500亩竹林、4条溪流、5类“山珍”、茅庵道教文化、禅茶文化等特色资源,对标“十特民宿”,以多元主题氛围和建筑风貌为亮点,放大要素资源集聚效应,招引一批品质民宿项目、培育一批特色餐饮商家、发展一批网红拍照打卡地,加快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和文旅品牌开发同步推进,以社区自筹、辖区单位共建的多元筹资模式,投资200余万元,美化乡村道路14公里,实现集中供电供气全覆盖,自来水覆盖率达92.5%,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Wifi覆盖率达50%以上,建成民族、亲子、茶道等6类主题民宿17家,打造户外烧烤、高端私房菜等特色餐饮25家,引入网红打卡摄影基地1家,塑造“竹隐野奢民宿”、“山景星空餐饮”、“往后余生摄影”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强化差异竞争,串联区域特色
探索集群式布局发展模式,依托片区规划,梳理建设用地73.11公顷,画好用地布局规划图、区域特色分布图、业态结构布局图“三张图”,结合消费人群偏好和消费趋势,放大特色优势,把好业态发展“入口关”,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的方式,定期举办“乡贤对话”座谈会建言献策,成立“街道+包村干部+社区”三级联动项目服务小组,构建入驻区域业态审核机制,对计划入驻的创业者提供咨询指导服务,规避同质化发展陷阱,同时从房屋租用、停车场用地协调、证件办理、媒体宣传等各方面,为入驻项目提供“保姆式”全方位服务,形成以亮点项目为焦点、以特色区域资源为支点、以差异化业态组合为发力点的乡村文旅发展格局。
共振农旅互动,扩展消费空间
以建成“成都市民宿度假目的地”为目标,探索“村企共建、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创新机制,塑造“烟火百花,森语万岭”特色主题新游线,规划打造森林步道、山林体验区、观景平台、生态菜园及高山果园等体验载体,以民宿产业论坛、“竹芽增春”社区营造项目等特色化工作为抓手,通过“社区搭台、社工驻场、社区村民唱戏”的“三社联动”形式,举办竹笋采挖、竹编体验、采茶品茗等系列活动,引导带动村民盘活闲置房屋,植入养生减压、田园轰趴、体验型文化工坊等新消费功能,激发笋用竹、茶叶等农产品活力,点亮“采挖竹笋+养生竹美食”、“户外运动+丛林探险”、“生态山水+闲适康养+诗意栖居”等特色消费场景。截至目前,盘活闲置农屋5000m2,带动村民就业700余人。今年以来,吸引游客近14万人次,旅游收入650余万元,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达80余万元。
下一步,银杏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以创建“百花宿集民宿聚落示范社区”为契机,依托现有民宿、笋用竹等乡村优势产业,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民宿联盟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街道成立民宿协会,规范民宿标准,梳理闲置住房38套、可开发林盘近250亩、集体所有茶园近230亩,招引竹林穿越、彩虹滑道和山地过山车等户外运动项目,打造节点景观,实施夜景亮化提升,同时探索以“品牌+新媒体+新社交场景”激发“新消费理念”,推进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农旅发展和产业转型。(都江堰市银杏街道人大工委)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