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声音、党的要求要直插一线,就必须掌握建强农村班子、农村党员、群团队伍、基层治理“四个法宝”,着力打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组织力强、基层治理强的基层“生力军”,为推动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石。
突出凝聚力,抓支委班子建设
只有支委一班人强起来,党支部才能强起来,战斗堡垒才能过得硬。通过筑牢支委班子党的意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拿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村党(总)支部书记更是要以“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履行“一岗双责”,始终将党建主业主责刻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到实处。继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挖掘并利用茶房本土红色资源,“一陵园、一基地”积极探索主题党日新方法新途径,使主题活动更突出党味、更贴近实际、更灵活生动。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一班人”,不断增强支委班子的凝聚力,在群众中树好新时代党员队伍团结干事的良好形象。
突出战斗力,抓党员干部队伍
只有每员党员都能够做到当先锋打头阵,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会更突显。围绕新课题、新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业务培训,不断为党员队伍“补氧”“充电”,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战斗员”作用。鼓励党员队伍继续发扬“三牛精神”,让茶房全乡1006名党员从群众中站出来,让党员身份亮起来,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敢于喊响“看我的、跟我上”,迈出步子、做出样子。激发党员在乡村治理、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中积极奉献服务群众的热情。通过党建示范引领,引导党员处处模范带头,事事做出表率,以点带面,激发全乡干事创业的热情。
突出组织力,抓党建带群建
坚持党建带群建,以群建服务党建。在整体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抓好基层群团组织组建工作,通过抓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改进基层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法,常态化开展“绿色家庭”“美丽家园示范户”“最美家庭”等推评活动,推进基层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实现党建和农村经济发展“双赢”目标。不断抓实教育培训,通过协调县妇联、县人社局和县农业农村局等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培育一批“土专家”,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资源。将群团工作重心与党组织的导向有效融合,不断提升群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各自领域的组织优势,加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
突出自治力,抓示范点创建
住户轮值积分制,“亮”出村庄保洁新风貌。实行“三户一周”轮值保洁,环境卫生保洁成效以积分计量,利用在外干部、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资金购买生活用品作为积分奖励。每户农户总积分5分,农户之间相互监督,若轮值日中有农户举报环境卫生打扫不干净,由村委会指定人员实地查看给予扣分,一次扣1至2分,到年底看积分情况,满分的农户给予生活用品奖励,4分及以下的农户没有奖励,被举报一次的农户,加一次轮值周,被举报两次及以上按次加轮值周。通过轮值积分,走出一条“村民积小分、村庄聚大变”的卫生保洁之路,实现了农户由“要我治理”变为了“我要治理”。“三小园”管理制,“秀”出村庄美丽新颜值。围绕绿美村庄建设目标,将村庄闲置土地划片到30户住户,全面推行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三小园”建设,并由村委会与住户签订“保证四季常绿、按季轮作”承诺书和每户庭院不少于20盆特色花卉承诺书及房前屋后绿化管理承诺书。形成村委会督促监管、户与户相互督促管理的浓厚氛围,绘制出“村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新画卷,既消除了卫生死角,又美化了环境,留住了乡愁,实现了“出门见花、移步入园、推门闻香、抬头赏景”的绿美村庄。规划管控责任制,“管”出村庄治理新成效。围绕村庄规划布局要求,以支部为龙头,建立“支部+党员+群众”责任区划分制度,将新寨自然村划分为2个片区,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村庄规划管控志愿服务队2支,主要负责做好村庄规划监督、政策宣传等工作。通过严格管控,村庄杜绝了私搭乱建、乱贴乱画和乱养乱放的乱象,实现了新寨自然村规划统一、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临沧市云县茶房乡党委 吴泉)
责任编辑:倪洪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