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初心如磐担使命 情系彝村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2-11-09 12:39:5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鲁云学,男,彝族,中共党员,出生于云县大寨镇新民村鲁家组,现任云县大寨镇新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他坚持为家乡百姓谋福祉的初心不改,积极当好彝家山寨拓荒牛,30余年间,他的满腔热忱,换来了新民村喜人的变化。他曾多次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在全国农业普查、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等工作中荣获“先进个人”称号。

彝村眷恋故土留人。新民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绝大多数百姓世代相传彝族话,听不懂汉语成为了制约本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家娃,鲁云学目睹着体验着家乡人民生活的疾苦,1983年9月,他怀揣着带领家乡人民学汉语识汉字,引领彝村走向发展的理想抱负,成为了文板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开讲汉语课。任教7年间,鲁云学兢兢业业,手把手教会少数民族学生写汉字,流畅说汉语,获得了教师、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和肯定。为了贡献出自身更大的力量,1990年4月他辞去教师工作,进入新民村公所任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深受党员群众好评,并于1996年担任新民村村长,2007年担选为新民村任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积极奋进,为百姓谋福祉、办实事,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竭力为民谋发展。作为村党组织“领头雁”,他始终不忘发展是第一要务。针对新民村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来源少的问题,他牵头调整产业结构,带领群众种植核桃9900亩、茶叶2700亩、龙胆草2500亩。与此同时,大胆尝试新兴产业发展新路子,引领党员干部和群众“念好山字经,作好林文章”。紧密配合镇党委政府工作布局,大力实施新民村小坝子农旅融合项目、淘金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3800余亩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小坝子河上段、文新大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万亩万寿菊建设工程,引进200余亩楚梗—48号水稻和700余亩文山三七,通过发展产业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在当地只要提起鲁云学,村民们一致称赞他是发展的开路人、致富的带头人、生活的贴心人。

团结共进促和谐。“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商议发展大计、共同建设美丽彝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在发展和共享方面,我们不让一户人家掉队。”鲁云学常对党员群众说道。自担任村干部以来,鲁云学根植内心的民族情怀,工作之余经常入户和群众沟通思想,了解情况,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时刻注重民族团结教育,使群众牢牢树立起“三个离不开”思想。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他总是冲在前做表率,在他的带领下全村2800余名村民积极奋战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一线。他认为只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鲁云学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云南云县大寨镇党委)

责任编辑:倪洪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